時每刻,都有層出不窮的襲擊者冒出來,讓他們無法好好的進食和休息,甚至是坐下來喝上一口水;隊伍中每天都有人逃亡或是失蹤。
首發更新@然後軍中僅有的辎重和傷員,也被迫抛棄掉了。
但是,這并不能改變他們接下來舉步維艱的困境,甚至連原本被他們所肆虐過的那些村莊,也似乎變成了外人勿進的死亡陷阱。
進入搜尋食物和幹淨水源的士兵,幾乎沒有能夠或者出來的。
随着包括一位宮廷伯爵/上校團長在内,最後幾百名精疲力盡的維羅納士兵,慌不擇路逃到羅納河畔舉起白旗之後。
作為北意聯軍碩果僅存的維羅納軍,也幾乎失去騎兵在内的所有機動兵力。
但是,北線的戰局也因此陷入了,某種相對的僵持和對峙。
因為,被分割在幾座城市當中的維羅納軍,固然是在慢慢的坐以待斃。
但吸收了大量地方武裝的遊擊兵團本身,同樣缺乏攻堅能力。
遊擊兵團在嘗試了一次,裡應外合的偷襲奪取城市不果後,這種對峙的局面就暫時性的維持下來;反而是更北面裡昂城内,那位王朝派來的大督軍安泰爾侯爵,籍此奪回幾處據點并貪為己功。
而對此鞭長莫及的馬杜蘭德,也隻能一邊安撫住内部的憤憤不平;一邊對嚴重膨脹的遊擊兵團,重新進行整頓和編練。
又按照自由軍的條例,将其裁汰掉的多餘人員,重新編為地方的守備隊。
現在随着羅夏(江畋)大軍團長,率領自由軍主力抵達德隆行省,并且彙合了第一遊擊兵團之後;總兵力更是達到了三萬一千戰鬥兵員,一萬四千名的輔助人員;進行最終決戰的号角已吹響。
而在向裡昂城的進軍途中,又有源源不斷的當地居民/市民,從那些成為廢墟的村莊/城鎮中冒出來;而向自由軍控訴着外國侵略軍的種種暴行和罪惡。
并且踴躍的充當向導和告發那些賣國賊。
因此,在北上大軍的途經之處,幾乎在路邊的挂上了形形***的吊死者;幾乎都是當地舊有官吏或是富有人家。
多是在外國侵略軍鐵蹄下,為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而轉嫁迫害民衆的體面人。
最終,當數萬大軍的先頭騎兵,抵達了第一座被維羅納軍占據的城市聖瓦裡耶。
負責當先突擊的特攻連隊重裝騎士,幾乎是在一個照面,就轟開堵塞起來的城市大門,沖垮了饑餓疲敝的守軍。
然後是博爾派城、維埃納城、布爾關城……。
這些曾經還算是堅固的城防,在自由軍展開的上百門大炮持續轟擊,和重裝騎士們組成的突擊隊,雙重打擊之下;幾乎沒有能夠堅持過一天時間。
因此當自由軍推進到,維羅納軍隊占據的最後一座城市日瓦爾時;卻發現城門四面敞開,依舊插着堡壘十字的維羅納旗幟的城頭,也幾乎不見守軍的身影。
随即進入探察的小隊就很快退出來。
并且為江畋帶來了一個意外的消息。
卻是城内因為多次發生屠殺,卻沒有能夠進行妥善處理的緣故;最終在維羅納人占領期間爆發嚴重的瘟疫;包括維羅納在内的三千多士兵,紛紛病倒病死。
因此,如今的日瓦爾就幾乎是一座,病患和屍骨遍地的死城。
随後,江畋就下令徹底封鎖這座城市;然。
(本章未完!)
第四百二十二章回歸者3
後,讓相對身體素質較強的傳承騎士們,進入城内搜尋僅有的幸存者,再将其付之一炬。
略過了這個有些不和諧的尾聲之後,隔着羅納河口的幾座大橋,彼岸的大城市裡昂已然是遙遙在望了。
@精華\/書閣·無錯首發~~而背靠在裡昂城塔樓林立的高大城牆,赫然是嚴陣以待的五顔六色軍隊,幾乎遮滿了城下。
“追随我,追随我的旗幟……”在一陣又一陣的山呼海嘯聲中;江畋親自策馬奔走過陣前,身後是高舉着北征軍團旗幟的騎士杜瓦爾;然後用壓倒一切的聲音道:“有我無敵,前進……前進。
”
下一刻,他就一馬當先的沖過了,羅納河口上其中一座大橋;并且帶領着充當鋒失的傳承騎士們,接二連三的掀飛、撞穿、搗毀了,橋上所設置的重重關壘和障礙,以及躲藏其後的士兵……
緊随其後士氣如虹、極度狂熱的自由軍騎兵,也毫不猶豫的湧上橋面;更多等不及的步兵聯隊,則是抱着木闆、羊皮氣囊等漂浮物,接二連三的跳下河岸;又在水性好的士兵打頭下遊向對岸。
随着第一名上岸的士兵,拉緊了身上系着的繩索,并且将其捆綁固定在河邊的亂石與樹木上;轉眼之間,随着一塊塊牽引漂浮而至的木闆和皮囊,數條簡陋的浮橋已經在半裡寬的河面上建立起來。
。
第四百二十二章回歸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