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九章 再傳

首頁
    PS:昨天那章有沒被審核通過,所以,沒辦法了,攤手…〒_〒…,能幫我看看有什麼地方可以修改的。

     第二天,江畋就重新變得忙碌起來。

    得益于異界的充值續費成功,也讓他又足夠的本錢通過裴氏的渠道,重新下達了大批的各類訂單。

    其中既有餅幹、罐頭等現成的食品,也有大宗的稻米麥豆。

     既有以整船整船為單位的,廉價天竺棉布和西域毛呢制品,也有大批趕制當中的整套成衣鞋襪衣被帳毯等物;既有油脂、糖霜、茶餅、精鹽等日用生活所需,也有大量精鐵打造的農器和工具。

     用負責操持此事之人的話說,這些都是市面上最常見的流通商品和物産;江畋所需的這些數目,也不過是當世流通的巨大體量中九牛一毛;甚至還比不過一個尋常藩國,一年内的訂單數目而已。

     而大唐号稱寰宇海内,四夷九邊的諸侯藩屬,成百上千計,每年從中土采買的各種物資數以海量;也造就了一個相當興盛的産業體系。

    主要的問題是需要現貨的話,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周轉調劑。

     除此之外相對比較麻煩的,反而是能夠打造兵器的精鋼和相關制品。

    事實上,按照朝廷的三禁三不禁的例制,除了長兵甲弩之外,哪怕刀劍弓馬也是可以當街公開售賣了。

    但買多了就有某種嫌疑。

     但好在江畋現在有着官方的身份掩護,再加上裴氏一門本身的對口業務中,就有一項專門負責審核和批準,對于諸侯藩家的資源物産輸入和産品出口的配額。

    因此,從中調配一些出來也很簡單。

     事實上,江畋也隻是提出了“需要一批現成的鋼錠,提煉五金之精。

    ”的要求。

    然後,整整十萬斤統一規制的鋼錠,還有千人份的淘汰軍械;沒錯,就是淘汰的軍械。

    這也是當下國朝的一大特色。

     雖然,朝廷對于海外的諸侯藩家,輸出各種甲弩器械的軍工産品上,有着相對嚴格的限制和配額;但是對軍中淘汰和廢棄的陳舊之物,就相對寬松的多了。

    因此,這也是某種意義上軍中創收手段。

     不過,這批淘汰的軍械成色相當不錯,雖然看起來外表鏽迹斑斑或是滿是塵泥,顯然在庫房吃灰日久。

    但是稍加打磨和清潔一二就光亮如新了。

    因此,更像是來自裴氏某種心照不宣的試探手段。

     不過,江畋同樣也是心照不宣的來者不拒。

    反正除了少部分以防萬一的手段之外,他又不打算在這個時空使用這些器械;就算有違禁之嫌,藏在裴氏背後的存在,有本事就追查到另一個時空去啊! 更何況,除了現成兩家生産類似制品的水力工坊,作為明面上的掩護。

    江畋無論下達多少訂單,調撥多少物資過來。

    他給付的作價一分一毫都不會少,是來自另一個時間線上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畢竟,有一整個海東政權作為後盾和基礎,光是江畋在清奇園後園地下的天然密室裡;就多出來至少上百箱熔煉過的金錠和銀版,還有各色去掉銘記的金銀器皿和其他制品,主要來自抄家和繳獲。

     其實海東之地還盛産銅料,光是在小圓臉所屬的公室一族和公領境内,就擁有十幾座大小銅山;不過因為戰亂大多數不是逃散荒廢了,就是被地方勢力占據了;因此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恢複生産。

     但是在隔空傳送的性價比就要差上許多了。

    因此,作為江畋的建議是以此鑄錢,然後從鄰近相對礦藏豐富的扶桑列島,置換成金銀,再作為隔空交易的預備代價。

    當然了也需要一定變現的渠道。

     畢竟作為高度集權和大一統的政權,還是頗具威懾執行力的。

    但困擾絕大多數人的這個問題,對于江畋來說就根本不是問題。

    在某種意義上“點石成金”的神仙方術光環下,也無需刻意解釋。

     除此之外,江畋還設法大量的收集書籍。

     除了市面上随便販售流通的,農藝、林業、采礦和木工、泥瓦、五金相關的工藝營造類書籍之外;他甚至還花錢托轉人雇傭了一批三附學的生員;以為抄錄内部教材,并收買同年的筆記和批注。

     從某種意義上說,相對于那些隔空傳送的民生消耗品,或是用來交易的貴金屬;這些在太平盛世才得以随意流行的日常知識,對于百廢待興的海東政權來說,才是最為寶貴和長久受用不盡的财富。

     唯一能夠限制這一切的,也就是通過血祭所能夠維系“時空孔穴”模式的時間長短和通過量。

    因此,就在江畋與小圓臉她們最後一次聯系的時候,就聽嘉善君提出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