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九章 懷想

首頁
    梁公,及時龍武、金吾諸軍趕到。

     才護送着廣平王的旌旗,自玄武門沖進洛都城内,開始在街頭就地執法,在一連串的沖突當中殺掉了,至少上千名不肯停手的将士;這才将洛都城内後續的大屠殺給平息下來;但已經十不存三四。

     而當廣平王寫下的控訴血書,被送到了自平涼城還駕中途的乾元天子手中時,卻被輕描淡寫的留中不發,甚至連表面上的懲戒和訓示,也被張皇後以兩宮還京茲事體大,不宜再生事端為由勸止。

     這也成為了是位居東宮的廣平王,與執掌中宮的張皇後,就此心生嫌隙和結怨的始端。

    最終,在洛都慘案過去了半年多之後,姗姗來遲的懲戒也是雷聲大雨點小,而讓廣平王再度大失所望。

     最終,因此被賜死的隻有一位,已經失勢的臨淮節度使賀蘭進明。

    以及宗室出身的山南東道節度使,嗣吳王李巨被罷職在家。

    其他幾位首當其沖的節度使、經略使,都官爵不變的被轉任他處。

     經此一事不免灰心失望的廣平王,就在血腥味足足彌漫了數月,經久不散的洛都城内大病一場;給未來的身體健康留下了病根。

    當他養好病之後,也對這些舊屬軍隊,逐步失去了信任和指望。

     身為東都監守的他,一邊開始籠絡和親近,沒有參與過洛都大屠殺,抗擊叛軍南下有功的張巡,和在河南河北不斷舉義的顔真卿等人,并且在來自梁公的支持下,開始籌備屬于自己的新軍班底。

     另一方面,則是着手洛都大屠殺的善後事宜。

    因為當時死的人實在太多,而且大量被投入河中以為清理罪證;結果就是很多年以後,依舊有人在一些廢棄的水井、河道、溝渠淤積中,發現骸骨。

     因此,為了平息這些冤魂怨靈;當時已密宗三大士之一的不空大師,在東都召集佛門的密教及顯教各宗,舉辦了一個月聲勢浩大的法會。

    另一方面,則是對于焚毀的城區進行翻新重建。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苦于财力不足的他,接受了梁公的一個創造性的建議。

    就是以官方向天下各道的富戶大賈,尤其是作為朝廷主要财賦來源的東南之地,提前預售和勸募重建後的洛都地産。

     因此所得頗多,不但重建了地面上的洛都城,還綽綽有餘。

    于是泰興水城,就是在這個時期所進行的,大型地下水道網絡工程。

    然而,這個工程一直持續到了,廣平王在宮變中繼位後泰興五年。

     然而,就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叛亂,就此戛然而止了。

    當時,因為身體不虞而移宮洛都的泰興帝,遭到了在泰興改新當中,家門利益嚴重受損關東門第,和受到打壓和清算的舊屬軍隊,聯手反撲。

     當時,叛軍就是在内應的安排和掩護下,通過正在營建當中的地下水城,分批潛入城中的。

    因此,驟起發難之時,就将正在皇城大内的泰興帝,與都畿道内的宿衛兵馬,給暫時和分割開來。

     甚至就連許多,身為殿前各班儀衛的勳貴子弟,要麼主動棄守潛逃,要麼因此反水開門為内應;直接讓叛軍殺到了泰興帝養病的仁壽殿附近。

    才被泰興帝身邊新組建的羽林孤兒,給阻擋了下來。

     正是在這些忠心耿耿的少年宮衛拼死血戰之下,才讓泰興帝逃出了大内後庭;轉移到了北面的圓璧城内繼續堅守。

    直到等來了梁公左夫人,雍國大長公主從都畿道左近,召集而來的勤王兵馬。

     而原本梁公收降的田承嗣、李寶臣、李懷仙,等三位安氏叛軍舊屬,也因此一躍而起,成為了新朝定難平亂的功臣,此後或是遠鎮延邊,或是分藩屏護于外域,各有一番際遇和前程,綿延至今。

     但也因為這番叛亂的緣故,作為泰興帝重建故都的延續,原本大興不絕的地下水城工程,就此虎頭蛇尾的倉促收場。

    除已經建成使用部分之外,其他被開拓出來的空間,都被重新填埋和堵塞起來。

     而此刻江畋正在進入的,顯然是被填埋起來,卻又在不知什麼時候,被人給重新挖開,并且作為暗中使用了不知道多久的半成品部分;因此,可以看到一些尚未磚砌的崩塌牆面和沒能打磨的支柱。

     下一刻,一聲清脆的珰聲,響起來前方一艘河船上,卻是一名軍士的甲胄,被人從黑暗中射中一箭。

    然後,就像是迅速拉開反擊和戰鬥的序幕,瞬間船上弩機向兩邊投射出,蓄勢待發的點點火箭。

     四下飛掠、咻咻作響的箭矢,釘在了土牆或是磚隙間的同時,也照出璧柱後如驚動的鼠群般,争相慌忙逃開的若幹身形。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