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的衣飾裝束。
她也因此被暴擊心靈,因為居然被人嫌棄穿衣缺少品味和裝扮老土。
谷抔
當天下午。
随着宮内敕旨的使者,帶着來自大内賞下的一面“天理惟常”玉牌;還有對照現在職事品級,例行對等追封的散官銜;抵達了江畋下榻的金吾館舍之後。
她已換上一身水光可鑒的青绫長衫和烏沙幞頭,比之前一路風塵灰仆仆的樣子好多了。
然而,接下來那名宮使宣示的诏書中,卻沒有按照慣例;從禦史台殿院左巡判官(正八品上),授予文散官資序的給事郎;而是依照金吾衛(長安)翎衛中郎将府錄事(從七品下),授予了武散官資序的翊麾副尉;然後又加封了個不明所以的内職——翰林供奉院散授待招。
對,就是當年李白等人擔任過的那個翰林供奉。
這就讓人有些哭笑不得了。
因為雖然叫翰林兩個字,但是翰林供奉/待招,和被稱為“東閣儲相”的翰林學士是兩回事。
前者翰林供奉院裡面,都是一群陪侍皇帝娛樂遊賞的禦用文人、方術之士、百工技藝等人。
這些人當中有吟詩作賦的文詞之士,有飽讀典籍的經學之士,有算卦者、雜耍者、司棋者、論道者、念佛者、求仙者、書畫者,吹拉彈唱,三教九流,無所不有。
他們在翰林供奉院裡随時等候皇帝的召見,所以叫翰林待诏,也叫做翰林供奉。
比如天子賞月,便召喚詩文待诏寫詩助興;天子遊苑,看見景色迷人,便召喚畫待诏作畫等等。
當年李白通過玉真公主的引薦,進宮之後做得就是類似,給皇帝的心血來潮或是遊玩興緻,湊趣助興的陪臣、弄臣等内職角色,無疑也代表當時玄宗的認知。
結果已經名滿天下的李白同學,卻是個不甘寂寞、滿心抱負,卻人菜瘾大的政治熱衷者;結果不可避免的就卷入到了當時的政治鬥争漩渦當中去。
結果,一首《飲中八仙歌》囊括了上至宗王、宰相、學士、名家、遊俠的政治集團/小圈子。
既犯了唐玄宗的忌諱,也隐隐威脅到了炙手可熱的宰相楊國忠,對于太子李亨一黨的強追猛打。
所以,隻是以詩文《清平調》三首的輕佻,冒犯了楊太真為由賜金放還,變相趕出宮廷簡直就是他祖墳冒青煙式,有人庇護的好運氣了。
要知道,同時代的太子李亨,就連自己的太子妃和側妃,都被迫離婚後自殺;兒時宮廷的玩伴兼唯一一位四鎮節度使王忠嗣,還有大舅哥禦史中丞韋堅先被奪職,再被賜死。
反而是大節不虧的高力士,願意背上罵名保送他全身而退。
當然了,時至今日,這翰林供奉院待招的内職,倒也不是什麼羞辱;而是代表了天家的親近甚至是寵信态度。
因為,曆代那些以博學多才著稱,或是在特定領域内卓有成就的藝文天子們,都會在大内宮苑間,供養着數量龐大的各色待招們。
而這也是垂拱而治的天子,唯獨可以不需通過外朝的三省六部,東(政事)堂西(樞密院)院;乃至是(宮台、殿中、秘書)内三省的稽核和封駁,直接下達的任命诏旨。
也是因為,每一個翰林供奉/待招的奉料、食祿,也是編列在内帑所出。
所以,有了這一個散授(可以不去點卯上班)的翰林供奉/待招身份;就等于是江畋在禦史台的左巡判官,金吾衛的錄事之外;又多了第三份的俸料來源;而且作為翰林供奉/待招,是有名的事少錢多、待遇優厚,适合躺平混吃等死的清貴職。
也是剛來這個世界的江畋,所夢寐以求的一份差事。
但是現在,也就是一個還算不錯的添頭而已。
哪怕是暗行禦史部的副監事身份,所能夠獲得的權宜和便利,還有各種用料錢(津貼)、雜給錢(補助)、公廨錢(辦公費)也是為數不菲。
所以,當下的江畋雖然品秩不高,但因為不用怎麼蓄養奴仆,也沒有妻兒妾室、家人親族的負累和維持宅邸的花銷;更沒有什麼聲色犬馬、飲食男女,所形成的花錢大頭。
無疑也是兩京之間,早早就實現了相對财務自由的廣大群體之中的一員。
事實上,他還有一大筆錢通過可達鴨洗白之後,依舊存放在裴氏手裡,可以随心所欲的投資置産。
因此,除了完成任務由此變強的迫切需要外;這個世間能夠打動他的東西,還真的不算多呢。
因此當晚他就叫來了成士廉和辛公平,介紹處合适場所。
然後帶領一群新收的部屬/手下,以及左武衛的劉景長、金吾衛的朱街使等若幹熟人,親從的張武升、李環、何四;前去好好的徹夜痛飲一番。
也算是彼此加強聯系和互相認識的某種職場文化濫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