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見

首頁
    而江畋感受着指掌兼殘留的微微體溫和氣息,不由的微微一笑。

    既然想要刻意接近自己,那想來不介意為此付出相應的代價吧?隻是武德司糖衣炮彈的下限,比自己想的還更加低下一些。

    也虧她能忍到最後。

     然而下一刻,江畋卻是發現前方的路口,已經被大量彙集起來的人群給暫時了堵住了。

    随即,他也有些好奇的随着,一些相繼趕來吃瓜群衆的人流,順勢走上了街邊的一座酒樓向着遠處眺望。

     然後,他就看見百步寬的正街上,早已經是人頭攢動而聲嚣紛紛了。

    然後又随着遠處隐約傳來的絲竹器樂聲;街頭正在奔走簇擁的人群隐約呼喚下,緩緩行來好幾輛高大的車台(遊行花車); 而在做成各種亭台樓閣的車台上,好些年輕貌美的女冠,身穿素白或是玄色的鶴氅、羽衣,外罩紗披和圍帛,披發蓮冠,站在小型場景間,顯得玉姿華發、清雅素淨,仿若是飄飄臨仙一般。

     因此,在緩緩行進的幾輛車台左右,赫然又有好些年輕華服的浮浪子弟;仿若是彼此較勁一般的,聲嘶力竭而此起彼伏的叫喊着,其中某位女冠的法号,隻為吸引對方的輕輕一瞥,一個輕容淺笑。

     “绛仙!” “元貞!” “甯平!” “漱婌!” 而身穿皂衣和雜色夾衫,像是濁流一般緊緊跟随在其後,努力維持市面秩序的若幹不良人和武侯;卻是難免露出羨慕妒忌恨,或是無可奈何的表情來。

     因為在這些看起來浮華浪蕩的子弟當中,弄不好就有他們上官家的人。

    而這些車台背後的女觀,同樣也是關系廣大或是背景深厚,令他們所招惹不起的存在。

     要知道,當下長安内外的大小道觀館院,至少有一百多所。

    其中又按照與朝廷的親疏遠近,分為三六九等。

    第一等當然是曆代皇帝以國家的名義敕修,而具有特殊政治意義的所在: 比如:唐太宗時的龍興觀(位于崇化坊);唐高宗時的昊天觀(位于保甯坊);唐中宗時的先天觀(位于務本坊);唐睿宗時玄真觀(位于崇仁坊),唐玄宗時的崇真觀(位于新昌坊)等等: 第二類則是天子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親屬,祈福和祭奠所敕建的場所;比如東明觀(位于普甯坊),昭成觀(位于頒政坊),太平觀(位于大業坊),福康觀(位于崇業坊),類比大慈恩寺的典故。

     第三等是民間湧現的有德修士和被朝廷招辟的隐逸,比如黃冠子李淳風、羅浮真人葉法善、西華法師成玄英、正一先生司馬承祯、通玄先生張果老等曆代玄門名家,所停駐和傳教的道場。

     第四類才是上清、茅山、樓觀等各大道脈的法師;弟子,所建立起來的下院,分館、别觀等,傳統意義上承當各種日常法事的宗教場所。

     此外,還有一些民間富家大賈自募自建,并私人供養為家祠一般的中小道觀,乃至連官府都未曾報備過的野觀,尚且不算在期間。

     而女冠修行場所幾乎占了一小半。

    其中最有名的無疑就是,提供皇家成員淨修的館院;比如玉真公主的玉真觀,金仙公主的金仙觀等等;差不多就是原本這些公主的私宅别業,換個招牌而已。

     又比如,唐玄宗為了曲線救國式的完成爬灰大計,而專門專門修建了太真觀。

    然後,讓自己的兒媳婦先出家為女冠,再以太真居士的身份奉诏入宮侍奉修行,完成了壽王妃到楊貴妃的身份轉變。

     因此,這些帶有皇家、貴族、官宦背景的女觀,又比尋常的寺觀更加風氣開放,尺度也更加寬松。

    比如曆史上著名豪放女魚玄機,就是在身為狀頭妾被逐出後,在鹹宜觀出家後依舊賓朋不絕。

     又比如玉真公主修行的玉真觀,無論是王維,李白還是王昌齡等當代名士、大家,都曾經是其中的座上賓。

    因此沿襲到了如今,則是發展出另一種;有些類似于後世娛樂偶像事業的畫風來。

     就是在這些女觀當中,定期會因為四時八節,千秋萬壽(天子和太後生辰);乃至是大有來頭的初代觀主生辰等由頭;而舉辦各種遊街祈禮的活動。

    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京城當中的傳統和風尚。

     于是,在此期間随着各處女觀,所打造出來的遊街車台、車樓,别着苗頭在當街競相争奇鬥豔;各種年輕貌美、花枝招展的女冠小姐姐,也就成為了街頭受人追捧和,一道靓麗的風景線了。

     當然了,這也是宣傳相應女觀的名聲,保持影響力的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