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命令人占領倭寇島,強行奴役島上的人開采礦山,把他們當做消耗品用。
無數金銀銅鐵煤源源不斷從倭寇島運往淮國。
如今的蒸汽機已經被嘗試用在紡織、造紙、化工和冶金等方面,蒸汽船和蒸汽火車都還在研究之中。
易菁音說發展的已經夠快了。
可沈淩像一隻貪婪的饕餮,總覺得還是不夠。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民族強。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
年前各地所承上來新統計的戶籍顯示,今年人口稍有提高。
為了鼓勵生育,沈淩采用了與百官商議後最終确定的提議。
對多生育的家庭給予各種經濟獎勵,如生三個孩子免除母親的賦稅,生四個孩子免除全家的賦稅。
女性生子,官府會派遣女醫專門接生;設立孤兒扶養院;提倡寡婦改嫁;男子二十不娶,治其父母有罪……
沈淩日日握着九州地圖,望眼欲穿。
但她現在還不能打。
至少今年不行。
淮國剛結束内亂,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
沈淩在探索中,如何在自己的國家裡建立一個健全完整的政務系統,涵蓋到淮國方方面面。
第一個蒸汽紡織廠在京郊建成,并開始招收工人。
百姓聽到是官府招人,許是冬日裡修建水利工程時官府大方的舉動起到了立木建信作用,大大提高了政府公信力,來工廠應聘的人很多。
但大部分都是女人。
畢竟再次之前,淮國是标準的小農經濟,男耕女織。
世人總是報有一種偏見,好似織布就隻能是女人應該幹的事情。
但織布廠可不管你是男是女。
隻要是人,就是勞動力。
是勞動力,我們就要。
蒸汽織布廠的建立,大大提高了紡織速度和生産率。
前來工作的百姓滿眼震驚的看着會怪叫的龐然大物,一個個吓得臉色蒼白。
科信宮出來的官員早已訓練出第一批員工,讓他們指導這些來應聘的女性,教她們如何維系蒸汽機的運作和使用蒸汽織布機。
她們,被稱為淮國第一批工業革命的工人。
史官早已知道蒸汽機的重要性。
他握着紙筆,激動的記錄着淮國第一個工廠是如何建立運行的。
因他寫字快,曾經也被易菁音選去抄寫過天書。
那赤紅激蕩的文字至今還印在他的腦海中,哪怕那是大逆不道,和他自小接受忠君愛國教育是相背的,可他忘不掉。
那些思想,讓他在抄完那些書後很長時間,都陷入極度的痛苦之中。
了解了世界的真相,卻無力改變。
他痛恨自己,恨自己為何如此聰慧,還不若就那麼渾渾噩噩的活着,最後還是易女官一番話把他點醒。
隻是如今。
陛下稱她們為——工人。
他的心髒幾乎都要從口腔中跳出來,陛下真是個徹頭徹尾的瘋子。
沈淩站在樓上,雙手撐着欄杆,易菁音和雲墨分别站在她的左右兩邊,她靜靜望着下面穿着統一工作服工作的女工。
幽深的眼底讓人看不清她在想什麼。
易菁音指尖微微顫抖。
可能隻有她和沈淩才知道,這到底意味着什麼吧。
雲墨側目望向沈淩,唇動了動,最終卻什麼也不曾說出來。
這是她年幼時跟他描繪的宏圖,是她口中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