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 又要晉升了嗎?

首頁
    本身有多麼優越,也不是說一個優秀評價對他有多大的誘惑力。

     畢竟,身為7級工的他,要想晉升至8級,所欠缺的并非更多的磨煉或考級機會,而是那麼一點點天賦。

     所以,增加技能考級次數的優秀評價,對他來說并沒有太大吸引力。

     真正令他興奮的是“特權”二字。

     擁有特權,就意味着他在衆人之中與衆不同。

     替領導統計數據,意味着陸恒授權他,在特定時段内行使班長的部分權力。

     雖然隻是在統計那短暫的時間裡。

     但對于熱衷于謀求官職的劉海中來說,這無疑是一份美差。

     “班長,您放心,我一定把任務完成得妥妥當當。

    ” 劉海中的稱呼也讓陸恒頗為滿意,無論是在家中還是食堂,他都稱陸恒為“小陸”或“小恒”,而在車間,他始終以職務名稱“班長”相稱。

     這種分寸感使陸恒覺得,這個“忠犬”用起來十分順手。

     “務必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 “我要先聲明,如果我聽到其他工人投訴,反映你沒有做到這一點,那到時候就别怪我不留情面,收回你的特權。

    ” 陸恒特意告誡,他深知自己能迅速坐穩位置,關鍵就在于此。

     倘若工作中做不到公正無私,哪怕技術再精湛,平日待人再熱情,背後也會有人嚼舌根。

     他擔心劉海中會仗着這點權力耀武揚威,故特意打預防針。

     劉海中沉浸在得到權力的喜悅中,激動地保證:“班長,請您放心,我必定做到公平對待每個人,絕不辜負您的信任。

    ” “好好幹,将來若有更好的機會,我會考慮提拔你的。

    ” 陸恒前世曾是一名公司高管,此刻見時機成熟,便随手為劉海中描繪了一幅美好的職業藍圖。

     至于這幅藍圖究竟滋味如何,就讓他自行想象吧。

     看着劉海中滿懷激動地離去,陸恒開始巡視生産線。

     确認一切正常後,他取出一個小筆記本,找到了車間主任林國華。

     沒錯,他又準備提出新的建議了。

     想往上爬,哪能不努力立功呢? 前世身為公司高管,他的腦海中裝滿了諸多超越當下的優秀管理理念,這些都是他攀爬職場階梯的重要資本。

     然而,那些先進的管理制度并不能直接套用,必須結合當前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融合。

     比如那些壓榨工人血汗、大幅提高産能的制度,雖有效果,卻不宜在這個時期使用。

     他現在可是根正苗紅的工人階級,怎能像那些無良資本家那樣壓榨工人的辛勤付出呢。

     所以,他這次提出的建議,是在不增加工人勞動強度的前提下,再次提升生産效率。

     這才是真正的優質建議。

     “主任,這是我根據一線生産實際狀況,思考出的一些建議。

    ” “主要是通過優化生産流程,從而達到提高産能的目标。

    ” “另外,鑒于之前第三生産線發生了安全事故,我在了解一線生産實情的基礎上,手寫了一份安全生産手冊。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工人們能夠嚴格按照操作手冊操作機器,理論上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 “但要确保執行到位,可能需要在制度上配合一些約束措施,例如,不按照操作手冊執行者,将在全廠範圍内通報批評,并酌情扣除部分工資。

    ” “當然,懲罰不是目的,主要目的是讓工人們充分重視起來,從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 陸恒陳述完畢,又補充了一句:“這隻是我個人淺顯的看法,其中肯定存在一些考慮不周之處,還需主任您多加指正。

    ” 确實有一些小細節考慮不夠全面,那是陸恒有意為之,旨在讓林國華自己找出并填補這些漏洞。

     如此一來,他就能在安全生産手冊作者一欄署名,分享這份功勞。

     有功勞可領,他自然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推動這些建議盡快落實。

     當然,前提是他給出的建議具有高度可行性。

     陸恒不可能憑空臆想,他精心構思的建議均具備極高的實施可能性。

     諸如優化操作流程,僅僅是調整幾個步驟順序,就能帶來一定的産能提升,何樂而不為? 再者,針對安全生産問題,考慮到三線事故的警示作用,此時提出這樣的建議,可謂恰逢其時。

     對林國華而言,先前第二車間發生事故後,他也急需一份實質性的貢獻,以彌補事故帶來的負面影響。

     不久之後,兩人意見達成一緻,出現在了會議室。

     廠裡的衆多高層也被召集前來。

     “咱們廠的小諸葛真是了不起,這次又給我們帶來了意外之喜。

    ” “他針對我們軋鋼廠的安全生産問題,以及生産效率提升問題,再次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 “這是他親手撰寫的效率提升方案和安全生産手冊,我已經複印了幾份,大家先看看,然後發表下各自的意見。

    ” 坐在主位上的楊廠長笑容滿面,示意衆人先閱讀相關材料。

     “通過調整操作流程實現生産效率的提升,這種方法是否經過實踐驗證?”[PROMPT] 當讨論接近尾聲時,一些主要負責生産環節的領導者們急切地抛出了問題。

     “我組織了我們生産線上的數位工人,在午休時段進行了多次實驗,結果确實表明,效率有了顯着提升。

    ”陸恒回應得淡定且自信,同時提議道:“如果各位領導有空的話,可以移步車間現場,我們可以即刻演示一組實驗,以求眼見為實。

    ” “這個暫時不急,我現在更想知道的是,其他生産線是否也能通過優化作業流程來提高效率。

    ” “若工作内容與我們第二車間一線相同的話,那麼這套流程完全可以應用。

    但如果工作内容有所差異,我目前無法給出明确答案,畢竟未經深入調查和實踐檢驗,就沒有發言權。

    ” “那這本安全手冊中的内容呢?” “它具體針對的,是我們那條線上所使用的機械設備。

    對于其他不同設備,因我尚未親自操作過,所以不便提出無根據的建議。

    ” “這麼說,你所在線上的所有機器,你都親自上手操作過了?據我了解,你到任才幾天時間吧。

    ” “是的,我都親自試過,我學習能力較強,很快就能掌握。

    但最關鍵的是,工友們給了我很多有價值的建議,通過仔細梳理總結,我才編寫出這本安全操作手冊。

    其中,林主任也給予了我不少寶貴的指導。

    ” 一輪問答下來,座中領導們的目光由贊賞轉為驚歎,最終隻能搖頭不已。

     并非否定,而是實在找不出更多的言辭來表達。

     僅僅就職三四天,便對整條生産線的操作流程爛熟于心,對所有機械設備也有深入了解。

     這樣的年輕人,的确令他們感到驚訝不已。

     喜歡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