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鐵獄辦公室,艾登坐在自己的辦公椅上,一手拿着《無字法典》,另一隻手輕輕拂過封面。
幾個概念在他腦子裡浮現,并非是以聲音或者文字的形式,而是單純的概念,就仿佛這些事情本就是他完全知道的,隻是突然想起來了而已:
“法則”的儀式——制訂同一條規則,令至少千人同時持續遵守;
“懲戒”的儀式——對自己以外的聖徒以上的非凡存在施加懲戒,将其處決,或持續監禁;
“回歸”的儀式——強迫一名聖徒以上的存在回歸沒有神性的凡人,或者協助變成凡人的非凡存在回歸原本的權柄位置。
不久前,艾登湊齊了“秩序”權柄的全部拼圖,成功晉升為“秩序”的聖徒。
晉升聖徒後,他所有的“秩序”權能都得到了極大幅度的提升。
權能的領域變得更大了,“回歸”變得可以作用于精神和記憶,還可以記錄某件事物在某個時刻的狀态,将其定義為“規整”的狀态,然後在權能持續時間内多次回歸這個狀态,就如同存檔和讀檔,而“懲戒”權能則增加了直接剝奪對象生命的死刑。
“法則”的權能,在不使用特權的情況下,理論上可以抵抗同等級聖徒的權能效果。
在晉升為聖徒的瞬間,接觸着唯一權柄的他便理解了進一步晉升支配者的儀式内容。
并且在那一瞬間,他發現自己竟然當場就達成了兩道儀式——“法則”和“懲戒”。
“法則”要求在晉升者制訂一條規則,令一千人同時遵守。
薔薇鐵獄容納犯人的最大數量為四千人,常駐犯人在三千上下。
作為典獄長上任的時候,艾登頒布了一些新的内部管理條例,強制犯人遵守,自然而然地滿足了這個儀式要求。
應該說,這個儀式,隻要是大團體的領袖或者某個有權力的政客,都能非常輕松地達成。
至于“懲戒”的儀式,就比較戲劇性了——他能完成這個儀式,純粹是因為他是梅麗菲利亞的看守者,對一位支配者執行監禁刑罰,自然符合儀式的條件。
這種巧合,簡直就如同白送的一樣。
現在他完全理解了為什麼陰謀女神和幻想家會說“秩序”是最合适的他的權柄。
陰謀女神将他最先接觸到“秩序”歸結為他的幸運,而幻想家卻表示這其實冥冥之中的命運,是“秩序”的權柄通過某種因果呼喚他一步步接近。
後者的說法聽上去多少有些神棍,但現在,艾登反倒更相信起幻想家口中所說的“冥冥注定”。
不過這兩個儀式,都額外存在着“進行時”的要求(除了用處決手段完成“懲戒”儀式),關鍵在于晉升的時候這些要求必須處在滿足的狀态,僅僅在過去麼某一個時刻或者某段時期達成過條件是沒有意義的。
問題在于“回歸”的儀式。
這個儀式必須借助另一位聖徒或者支配者來完成。
要麼剝奪一位聖徒的神性,使其變回凡人——這個過程還必須是對方非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