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輔導員是剛畢業留校的女生,徐嘉予這一專業四個班是她帶的第一屆。
也許是剛剛離開校園,輔導員身上的學生氣還沒被班味腐蝕。
給人的感覺很像無憂無慮的羅苗苗。
一開始,他們相處的很好。
可後來,因為學費壓力,徐嘉予不得不把所有課餘精力用在打工賺錢上。
大一下半學期,她在市區找了份便利店的工作,便利店排班三班倒,夜班一個月有8到10天左右。
每當夜班,她就不能及時趕回學校,晚上查寝人不在,常常要靠宿管阿姨開門才能回寝室。
有時候甚至一宿一宿不在寝室。
次數多了,身邊的目光也漸漸變得不那麼友好。
什麼“亂搞”“不自愛”“被包養”各種标簽貼在了她身上。
那時候,徐嘉予覺得“清者自清”,她也沒有多餘的時間去解釋這些。
直到輔導員找到了她。
“徐嘉予,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社會上的誘惑也很多,可身為女孩子要自愛,要懂得保護自己。
”
面對輔導員的諄諄教導,她想解釋,可話到嘴邊卻怎麼樣都無法開口。
她該怎麼說自己的爸爸是個感情騙子?她說了後,老師又會怎麼看她?
無數設想在腦海裡浮起又被按下,心口堵得厲害。
最終,她選擇了沉默。
直到大二,輔導員再一次找到她,
“徐嘉予,你的學費為什麼又遲了?你家裡條件不差,人又那麼有本事,怎麼會沒錢呢?”
“老師,我沒有。
”
當她鼓起勇氣說出這幾個字,換來的隻有一句,“你在做什麼,你以為老師不知道嗎?”
徐嘉予至今都記得輔導員眼神的變化,從大一的期盼到那時的輕視,甚至是嘲諷。
那一刻她才發現,一個人一旦對另一個有了偏見,再多的解釋都是多餘。
“我會盡快把學費補上。
”
說出這句話的同時,她是滿心的憤怒,委屈,不甘,卻又無可奈何。
直到那句如天籁之音的出現。
“老師,她沒有做那些不堪的事情,她在便利店打工,她打工的地方就在我租的房子樓下,我經常見她淩晨抱着書在便利店打瞌睡。
”
說出這句話的學姐徐嘉予并不認識,學姐卻報以她微笑,拉過她的手走到輔導員面前,用爽朗的聲音告訴她。
“學妹,貧窮不可恥,想賺錢更不可恥,安于現狀接受貧窮才可恥,你靠自己雙手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不丢人。
”
是那位學姐的話解開了她跟輔導員之間的誤會,輔導員後來向她鄭重道歉,不僅幫忙申請了“勤工儉學”還澄清了那些流言蜚語。
後來,徐嘉予一直很想感謝那位學姐,可輔導員卻說人家已經畢業了,連名字也囑咐過不要告訴她。
“一句話,沒什麼好謝的。
”
也許學姐永遠不知道,她的一句話,卻拯救了另一個人一生。
徐嘉予望着面前猶豫再三的鄭雲雲,擡手看了眼時間,“雲雲,午休時間要結束了,如果不說一整個下午你又要心神不甯了!”
“欸?”
鄭雲雲驚訝地擡起頭,“徐姐,你怎麼知道?”
徐嘉予笑,“快說吧,我還想去衛生間補妝呢!”
鄭雲雲低着頭,深吸口氣,抓住講解稿的手又捏緊了幾分,“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