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店裡,小晴雖然成為了大堂領班,但她的地位并不穩固。
前領班,因為被小晴取代而心懷不滿,經常在背後說些風涼話,編排小晴的是非。
然而,自從二狗對小晴越發器重,前領班的閑言碎語也逐漸少了。
他見到二狗和小晴越走越近,不敢再多說什麼,生怕自己的位置不保。
而在家裡,陳龍面臨着另一種壓力。
他一個人在家照顧孩子,心裡不是滋味。
村裡的人雖然理解他的困境,但總有那麼幾個不懷好意的,私下裡議論他像是吃軟飯的。
陳龍心裡苦,但他知道,為了孩子和家庭,他必須堅強。
就在這時,縣裡的扶貧辦來了一個女大學生,村長帶着她在村子裡考察。
村子裡的人大多去了城裡打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小孩,扶貧工作難以開展。
村長将目光投向了陳龍,作為村裡唯一的年輕男勞力,他被定為扶貧試點。
起初,陳龍有些推辭,他覺得自己就是個普通農民,什麼都不懂。
但村長告訴他,縣裡來的大學生會留下來幫助他脫貧緻富。
陳龍心動了,他咬咬牙,決定拼一把。
萬一成功了,自己有了錢,就能讓小晴回家,一家人團聚。
扶貧項目很快确定了下來,是發展養殖業。
縣裡還批了貸款作為啟動資金。
陳龍興奮地給小晴打電話,告訴她這個好消息。
小晴在電話那頭也答應,隻要陳龍能幹出成績,她就會辭去酒店的工作,回家一起經營。
但現在情況還不明朗,兩個人還是分開行動比較保險。
陳龍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做出成績,讓人刮目相看。
他開始跟着女大學生學習養殖技術,從選址建棚到選購幼苗,每一個環節都親力親為。
他白天在養殖場忙碌,晚上則翻閱各種養殖資料,學習專業知識。
女大學生也很有耐心,她不僅教陳龍技術,還幫他規劃了養殖場的未來發展方向。
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養殖場逐漸有了起色。
幾個月後,第一批養殖的雞鴨開始出售,市場反響很好,陳龍的收入也水漲船高。
村裡的人開始對陳龍刮目相看,那個曾經被認為隻會種地的農民,竟然真的搞起了養殖業,
而且做得有聲有色。
陳龍的心裡充滿了自豪,他知道,自己離讓小晴回家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小晴在酒店的工作也越來越順利,她憑借着自己的努力和聰明才智,赢得了同事們的尊重和老闆的信任。
當她收到陳龍傳來的好消息時,她的眼眶濕潤了。
她知道,陳龍一直在努力,為了這個家,為了他們的未來。
小晴的母親突然打來的電話,讓她的心情瞬間沉重。
電話那頭,母親急切的聲音透露出擔憂,村子裡的風言風語讓她擔心陳龍會變成别人的丈夫。
小晴雖然心中有些不快,但最終還是聽從了母親的勸告,回到了村子。
當她走進熟悉的小院,眼前的景象讓她心痛不已。
陳龍正為一個年輕姑娘揉腿,那一幕讓小晴的心瞬間涼了半截。
“我回來的不是時候呀!”她苦笑着說。
陳龍慌忙松開手,驚訝地問:“你怎麼回來了?”
“你們繼續。
”
小晴賭氣轉身離開,陳龍連忙追了出去,
“小晴,你聽我解釋。
”
但小晴的情緒已經失控,
“有什麼好解釋的。
你倆都那樣了。
”
陳龍試圖解釋,“她是縣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