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帶着養父母一家去了城裡享福,可是村子裡的故事還在繼續。
陳龍和小晴,這對大山裡的夫婦,過着簡樸而艱辛的生活。
他們有一個八歲的兒子,陳明。
在這個大山深處,消費水平并不高。
但陳龍夫婦依靠着幾畝薄田,勉強維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這天,陳明從學校回來,興奮地告訴父母,學校要組織去城裡旅遊,同學們都報名了,他也想去。
小晴聽後,臉上露出擔憂的神色,
她知道家裡的經濟狀況,但又不忍心讓孩子失望。
她沉下臉,對陳龍說:“你就拿錢給孩子,讓他出去玩玩吧。
”
陳龍一臉不情願,他從口袋裡掏出錢,這是家裡所有的積蓄,一共才一百多塊錢。
他遞給小晴,心裡五味雜陳。
小晴接過錢,忍不住發了一頓牢騷:“你看村裡其他人,都去城裡打工了,有的人還在城裡買了房子。
我真是羨慕他們。
”
小晴歎了口氣,繼續說:“我們這個家,每天吃土豆,我現在一看土豆都想吐。
陳龍,我們是不是也該考慮去城裡找找工作,改善一下生活?”
陳龍沉默不語,他知道小晴說的是實話,但他心裡始終放心不下這片土地。
賭氣之下,小晴帶着陳明回了娘家。
到了娘家,小晴的母親看着小明狼吞虎咽地吃着紅燒肉,心疼不已。
母親忍不住埋怨女兒:“當年你非要嫁給陳龍這個孤兒,家裡窮得叮當響。
看看這孩子,都跟着受罪。
”
小晴打斷母親的話:“媽,當年是我自己願意的,誰也不怪。
我知道陳龍是個好人,他勤勞、善良,對我和孩子都好。
”
小晴的母親歎了口氣,不再說話。
她知道女兒的性格,認定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晚飯後,小晴和母親坐在院子裡聊天,她訴說着心中的苦悶和希望。
母親勸她:“你們還是出去闖一闖吧,總不能讓孩子一直過這樣的生活。
”
第二天,小晴帶着孩子回到了那個熟悉的家。
一進門,她就看到桌子上壓着一張紙條,上面是陳龍的筆迹:“小晴,我去城裡打工了,會盡快找到工作,然後打錢回來。
”
小晴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趕緊掏出手機給陳龍打電話。
電話響了幾聲後,陳龍接了,小晴急切地問:“陳龍,你在哪裡?你怎麼突然就走了?”
陳龍的聲音聽起來有些疲憊,“我去城裡打工了,這是為了我們家的将來。
”
小晴情急之下,帶着哭腔問:“你走了,我和孩子怎麼辦?”
陳龍安慰她:“我會每個月彙錢回來的,你們在家要好好照顧自己。
”
小晴無奈地答應了他,她知道這是改變家裡命運的事情,盡管心裡有千萬個不舍,但她必須支持陳龍。
陳龍挂斷電話後,小晴抱着孩子,心裡五味雜陳。
她知道,從這一刻起,她和陳龍都要開始新的生活。
陳龍下了火車,城市的繁華讓他有些不适應。
高樓大廈、車水馬龍,這一切都讓他感到陌生和迷茫。
他不知道自己該去往何處,哪裡能找到工作。
正當他彷徨無措時,一個中年男人推着幾袋米從他身邊路過,不小心掉了一袋。
陳龍本能地叫住了那人,并幫他将被摔開的米裝回袋子裡,再裝上推車。
那人感激地看着陳龍,問他是不是來城裡打工的。
陳龍點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