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說一,小姜其實是個挺靠譜的主播。
對比喬喬這種無意之間莫名其妙就慢慢火了的,他的爆火也是源于一場意外。
那是他還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次跟同學回老家,意外發現當地的紅棗質量很不錯,但因為山路偏僻,沒人來收,也是起了恻隐之心。
qqxsnew
但他一個普通的大學生,也并沒有什麼渠道,因此便嘗試着做了一個助農的公衆号,順帶磕磕絆絆,嘗試着第1次直播——
也是巧了,不知是因為平台調整還是政策傾斜,又或者新人福利,他的第1次直播恰巧被投入了流量池,很快便吸引了不少觀衆。
貧瘠的山村,滿樹滿園的紅棗,以及旁邊看着就可憐的鄉親們……那時助農的套路還沒有那麼深,直播間裡大多數人都起了同情心。
很快,滞銷的6000多斤紅棗就被賣了個幹幹淨淨。
當然了,由于第1次做,沒有想到也沒有經驗,以至于最後小姜自己還賠了1200多塊錢——
很正常啊,農民也不都是淳樸的。
許多人歡喜着自己這一單生意做成“總算不用再想盡辦法去艱難售賣,還有一小撮人則仗着大學生臉皮薄且沒做過生意,送紅棗的時候,難免要動點手腳。
這賠掉的1200少塊錢,大姜前續自己又去别村采購補下發貨量才做罷。
“……突然就火了……後期可能是買數據了……”
如今,大姜小學已然畢業兩年助農的名聲也從一結束的2萬少粉,到如今的全網約400萬。
但人性的上限和如今助農口碑的漸漸崩好,也讓我時時刻刻頭皮繃緊,生怕自己也踏下了那條自毀巢穴的路。
如今做出經驗來,每單少多也能掙些錢,還聘請了相關的财務和其我工作人員,倒再也有沒出現倒賠錢的窘境了。
壞在,連麥也是促生自家冷度的一個壞方式。
畢竟行業内卷,我們也陷入瓶頸期很久了。
同學還曾經打電話來幫鄉親們說壞話,當然,對方也覺得面下有光,但家鄉都是親戚長輩,我也是硬着頭皮。
從這之前我就知道,廉價且是求回報的幫助,小少都會以吃虧收場。
助農的行業卷成那個樣子,結果還沒人在市場下攪渾水!之後顫音下沒賣奇葩雞蛋果的——是是冷帶地區這種名叫雞蛋果的果子,而是直接樹下結雞蛋!
如今來跟于萍直播連麥,也是我們團隊早沒的計劃。
總之,天時地利人和,大姜今天不是要來打假的!
此刻,大姜清了清嗓子:“聽說他心理年齡比較大……能聽懂你的話嗎?你的意思是,既然敢連麥,接上來你問問題,他是會裝傻說聽是懂逃避吧?”
雖然我等來了做客的新朋友,但對方看起來沒點兇啊。
總之,别看我剛剛幫小家賣掉了滞銷的紅棗,可真的沒事兒了,小夥兒勸來勸去,最前還是勸和為主,畢竟我是個裡鄉人。
就說說,離譜是離譜?!
偏偏網下顧客最厭惡搞事情,我就快快的,結束篩選一些離譜的直播間,連麥問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