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當代年輕人,宋檀可太了解了:
“他們還要從市區開車過來,帶着孩子走不了太早的。
”
烏蘭:……
她卡殼了。
随後問道:“七八點鐘還到不了?他們體驗個啥割稻子?昨天說請人,人家早上5:00就跟我發消息說去田裡了……”
夏天天熱,農家都是五點鐘去地裡幹活,幹到九點多十點多回來。
下午更是三四點鐘才下地。
等到暑假最熱的時候,恨不得六點鐘才開始呢!
所以烏蘭就很不能理解這些人——光是帶孩子來割稻子就很想不開了。
一邊又埋怨着:“你要早說30多個人,咱還請什麼人啊?”
宋檀也笑了出來:“媽,你想什麼呢?這30多個人幹一上午,能割出一分地都算了不起的——别指望了。
”
“我請他們來,純粹就是叫他們吃好喝好玩好,順帶買點東西的。
”
烏蘭:……
“就你會做生意——也别太摳了。
不然同學們咋說你呢?”
“知道。
”
而就在這時,烏蘭也想起了一件事:“對了,你大舅媽昨晚上打電話,說你表哥今天過來給咱割稻子——他那點功夫咱也指望不上,權當是來磨練的。
”
說起這個,烏蘭還有點歎氣:“檀檀啊,你小時候你舅媽對咱不錯的。
那會兒喬喬還小,咱過得不容易,你姥姥姥爺私下貼補着,她從來沒說什麼……”
現在好些人講究什麼父母的錢就該是兒女平分……但是在村裡,尤其是烏蘭那一代,講究的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當女兒的不分家産,但也不用養老。
相應的,爹媽私下裡貼補,損害的是兒子兒媳的利益。
就沖大舅媽當初不僅主動貼補,而且還時常借錢周轉,甚至把家裡帶的和和睦睦的這個情分,讓磊磊來家裡,别說是幹活一年,就是啥也不幹,烏蘭都願意。
“就沖這個,磊磊過來幹活,要是幹得不好,你好歹忍上一年,就當磨磨他的性子。
”
烏蘭說這種話,也是想提前給宋檀做個心理準備。
然而宋檀卻是笑了起來:“媽,你這說的什麼話?”
“烏磊哥過來給我幫忙,我求之不得。
他再怎麼說,好歹是個年輕人,現如今兩三千塊錢想請個壯勞力,那可不容易。
”
倒是張燕平正收拾着自己的充電器和洗漱用品,聞言就不樂意了:
“怎麼他來就是兩三千的工資,我跟你磨了多久你才給我開2500?”
還不是一開始就有的。
一開始這喪心病狂的隻肯給1500啊!
宋檀就笑了起來:“烏磊哥要下田割稻,是勞動改造……你也要去?”
張燕平瞬間偃旗息鼓——
就為500塊錢?我瘋了。
……
于是,一大早的,宋三成上山去把三輪車騎下來,看着沒多少東西,實際上前後仍舊跑了三趟,這才把什麼杯子茶壺燒水桶之類的都搬過去。
不過大家就輕松了,抱着筆記本和平闆,手裡一提熘各色充電器,這就妥妥的搬新家啦!
因為要搬家,早飯都吃得潦草一些,大夥兒各自拿着随身物品,吹着清晨的小風,一路熘熘達達朝着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