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6章 買魚苗

首頁
    像李老頭這樣的老年人,雲橋村還有很多。

     不誇張的說,像他們這樣一個不足三十戶人家的窮山村,李老頭這個年齡段的,大約就占了三分之一。

     這個村子并不是一開始就這麼少人的,曾幾何時,整個村子也有兩百多戶人家。

     但随着時代的發展,物價的增長,山村漸漸開始落後。

    隻有在每年春節前後幾個月,才會熱鬧起來。

     因為村中但凡是六十歲以下的,全都出去打工去了。

     哪怕五六十歲的大齡工并不好做,基本都是些比較熬人的工作,時薪十幾塊錢,大多全靠加班費。

     但上頭有老人,下頭孩子可能才剛成家立業,房子車子孩子教育,哪樣不要錢? 孩子們别說供養老人了,自己的日子都難着呢。

     打工,也是逼不得已的一種生存方式。

     也正是如此,哪怕祝君再三承諾如今農業貸款好審批,利息還極低。

    如果宋檀有把握的話,完全可以向信用社申請…… 宋檀有把握嗎?那自然是極有把握的。

     可她找得到人手嗎? 根本找不到。

     十裡八鄉的情況都是如此,總不能幹農活的時候,還得去各個村子搖這些老年人來幹吧? 就他們這個年紀,平時可能不顯,可一不小心都能跌個跟頭都能出大事情,再牽扯到招工用人這件事……家财萬貫也耗不起呀! 至于說請别處的年輕壯勞力……那人工成本得合成什麼價? 還不如先由小就大,一步步來,等到村子裡慢慢發展穩定了,自然會有不想離鄉的年輕人往回走。

     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也因此,宋檀跟老年人打交道,從來不提錢的事兒。

     宋三成跟李老頭聊了聊今年的氣候,然後又上高處的田地去看耕地耕的夠不夠細緻,等到這一圈轉完了,工作結束了嗎? 沒有。

     荒山上挖掘機帶着刀片一路推進,嗡鳴陣陣,還得專門空出人手,将它打碎的那些藤蔓樹苗枝條什麼的,都耙到一邊去。

     否則這些個樹葉枝條大量的堆到土裡,一時間卻并不能腐熟,極有可能會耽誤後續種植。

     張燕平戴着草帽麻木的站在山林中,看着姨夫一家特意照顧自己才分配的活,又看了看手中的耙子,滿臉都是心酸。

     是呢,應自己的要求,今天是沒下地,而是直接上山了。

     宋三成爬上山坡,将這綿延的一片收進眼底,渾身都充滿了鬥志。

     眼神再往下延伸,那是他們承包範圍内的一口池塘,藍天碧影,水草幽幽。

     就是這個池塘裡的魚滑頭的很,輕易釣不上來呀! 宋三成瞬間又想起來一件事,火速摸出電話: “檀檀啊,上回不說買點魚苗回來嗎?你别忘了!” 巧了,宋檀正在打量眼前的漁場呢! 這是他們本市的一個漁場,像做這種本地生意的,都是以口碑為重。

    這家漁場規模不大,魚苗也以常見的種類為主。

     老闆一口本地話說的又急又快: “你頭一回養啊?那不能搞多喽,一畝最多不能超過1500條!多了你沒有經驗,搞不過來的。

    ” 又問:“池塘咋樣啊?多大,多深啊?啥子地方啊?打算養魚賣還是自己池塘裡随便養養啊?” 這老闆的問題全都在點子上,宋檀就算有靈氣作弊,也不妨礙她多學經驗,于是一五一十的回答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