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繼續過。
每天功課,金剛經讀完了,在讀一遍楞伽經,然後順便将九陽真經的内容也看一遍,雖然不能學,可是他在背。
佛門不學道家經典,但幹他李素何事?他就是個假和尚。
就算這輩子不學也沒事,下輩子學呗。
畢竟,這可是九陽神功,得到了怎麼能不學呢?
并且離開世界碎片後,可不是重修功法,而是帶出在這個世界獲得的力量,大不了不要阿羅漢真氣,選着羅漢金身的效果也行啊。
就算不行,頂級功法啊,拿出去賣傳承的話,一本多少錢?瞬間緻富好伐?反正絕頂神功自己已經到手了。
美滋滋的想着,李素下午開始改修少林綿掌。
綿掌。
不同于羅漢拳,羅漢功,又或者無相劫指一類。
是很特别的掌法。
内蓄剛勁,外現綿柔,施展間不見風勁,掌力擊中,中掌無聲無息,如輕拍一般,産生的效果卻極其驚人。
綿掌有一套對應的掌法,通過掌法研習綿勁。
看完内容,李素閉眼思索片刻,招式記在心底,起身,出掌。
掌法不多,隻有六式。
掌式連綿不絕,六式掌法簡單易懂,極其連貫。
正打,反打,岔開打,随即打,都全無破綻。
看似六式,其實連貫下來十二式、二十四式、三十六式都行。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随掌式而推動真氣,生成綿掌掌勁。
六式一套打完,掌勁産生,就算是入門。
當起手掌勁自發,無需招式配合,就是大成。
站定,李素開始出掌。
一套六式,五六分鐘就已經打完。
收式,閉目,思索片刻後,再度出掌。
如此幾次後,李素掌前開始彙聚綿力,一掌輕輕按在旁邊青石之上。
噗。
一聲輕響過後,李素手掌,青石上碎石零落,出現一個小小掌印。
入門了,不過程度很差。
雖然動靜不大,可青石之碎未粉。
面對這一幕,沒什麼不滿,李素繼續出掌。
一遍,一遍,又一遍。
打了足足十遍後,他收手,開始修行羅漢拳。
如此,兩天後,李素看了一眼眼巴巴的看着自己,露出無比殷切目光的玄渡,無奈的點了點頭。
搭手吧...。
七人經常比武的關系,玄澄是一線,玄慈是半一線,然後以此下來分别是玄悲、玄寂、玄苦、玄難、玄渡。
無疑,衆人之中玄渡實慘,因為隻要交手,他都是挨打的那個。
倒也不是其他人太強,而是玄渡怎麼說呢,老實?木讷?來來回回就一個套路,不被打才怪。
難怪後面學了拈花指...。
“下一個是我!”
玄慈臉上一抹喜悅神色,當即舉手大叫起來道。
李素橫了對方一眼,臉呢?你的臉呢?
金剛掌、大力金剛掌、金剛指、擒龍功也開始練了吧?還要臉不要了?
一扯嘴角,李素直接都不理這家夥。
特麼,誰喜歡被揍啊。
更何況,如今的玄慈,毫無疑問就是一個大嘴巴,今天被他打一頓,明兒整個少林寺恐怕都會知道。
吸一口氣,李素帶着小心,走到中間,與玄渡對視而立。
武功,他真練了不少時間了,打架這絕對是趕鴨子上架,頭一回。
不過,所幸的就是他很菜,玄渡也好不到哪裡去。
這不,起手就是羅漢拳。
拜托,這路拳法李素他自己演練了不知道多少回了,裡面的變化,細節,哪怕李素打的不正規,也了然于心了。
你起手用羅漢拳?怎麼想的?
想歸想,李素倒也沒躲,直接擺開架勢,以綿掌對應。
嘭!~
一交手,李素立刻就咧了咧嘴,疼得。
這小子,以為他是個憨憨,居然玩陰的!
降龍伏象功!
後退兩步,拉開距離同時,李素也運氣了阿羅漢真氣扶住雙手,起掌再戰。
不過...。
剛說你聰明,轉頭又蠢腦子了。
你這是在打架還是在練拳啊?
看着一招一式,有闆有眼對這自己施展的玄渡,李素歎了口氣,但凡知曉改變一下招式,比如說剛才這個羅漢獻禮,直接跳到雙峰貫耳的話,他少不了要慌亂一下。
不過...。
乍回事呢?
自己這絕對是第一次與人動手。
但除了一開始略微有些緊張之外,越打反而越發鎮定就不說了,玄渡出手同時,李素不但心底開始生出如何應對的念頭,甚至于還有空幫對方分析面對自己的招數應該如何出手了。
不對,不對。
這裡,玄渡你就該切羅漢拳第六式。
又錯了啊,這裡就應該用第十一式...。
武學天賦,不隻是練功?
李素眉頭翹了翹,不斷通過六式綿掌迎戰一套羅漢拳打的虎虎生風的玄渡的同時,感覺自己的戰鬥越發娴熟了起來,仿佛有超直感一般。
打了一會兒,李素開始嘗試起來,對綿掌進行組合,甚至于分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招兒一半,那招兒三分,然後組合起來與玄渡戰鬥。
雖然玄渡招式來來回回就那樣,可随着李素的變化,還真有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