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2章 潘濬終投吳,擒廖化放于禁

首頁
    且廖化曾替劉封送信與我,我彼時以為是劉封想要拉攏我與劉禅奪嗣,故而閉門不見。

    ” “現在一想,這封信恐怕與吳侯有關,吳侯若是去的快,或許還能搜到劉封要送我的信。

    ” 孫權臉色一變,立即喝令朱然:“義封,立即擒拿廖化,搜出密信。

    ” 朱然凜然,應命而去。

     孫權對潘濬的态度很滿意。

     拿舊日同僚且還是前将軍主簿廖化當投名狀,就意味着潘濬已經在立場上選擇了孫權。

     孫權俯身一拜:“承明之心,孤已知曉。

    眼下荊州局勢複雜,承明可有良策教孤?” 潘濬直言道:“我有一策,請吳侯決斷。

    可釋放牢獄中于禁等将校,再令其挑選一萬城中降卒,許其糧草攻打麥城。

    ” “于禁等人受水患而敗,敗得必不甘心,戰敗被俘,回了北方也是死路一條,想要活命,唯有戴罪立功。

    ” “隻要破了麥城的關羽,于禁等人雖然活罪難逃,但死罪可免,必會盡心盡力;以于禁為将,亦可出其不意。

    ” 孫權沉吟片刻,道:“承明有所不知,如今在麥城主事的乃是劉備的養子劉封,關羽如今尚在水路與孤的水軍對峙。

    ” 潘濬笑道:“我方才還擔心于禁等人是否對關羽有驚懼之心而不敢應戰,倘若在麥城的隻有劉封,于禁等人必會為了活命而奮勇厮殺。

    ” 孫權心中頓喜。

     在判斷潘濬是真心投效後,孫權遂将荊州近期的重要軍情逐一告知潘濬,又向潘濬逐一咨詢荊州諸軍事,潘濬也是知無不言。

     這讓孫權更是欣喜。

     “承明之才,不弱于那卧龍鳳雛,劉備不能重用承明,有眼無珠啊。

    ”孫權大笑,當場拜潘濬為輔軍中郎将,授潘濬統兵之權。

     潘濬也欣然受了。

     不多時。

     朱然擒來了廖化,并在廖化府中搜出了劉封給潘濬的密信。

     見到孫權身邊的潘濬,廖化又驚又怒:“潘承明,大王待你不薄,你竟敢叛漢投吳!” 潘濬本就瞧不起關羽,對廖化這個投關羽的豪族子自然也沒正眼色:“吳侯乃大漢的吳侯,我乃大漢的荊州治中,何來叛漢投吳一說?” “反倒是左将軍劉備,未經天子許可就擅自稱王,叛逆之心路人皆知。

    非我叛漢,而是左将軍叛漢,我為國家計,助吳侯匡扶漢室,有何不可?” 廖化氣得目眦欲裂。

     留着密信,廖化本意是想尋到機會說動潘濬一起反孫權,不曾想竟成了潘濬投新主子的投名狀。

     潘濬不再理會廖化,向朱然要來了劉封的密信,掃了一眼後又遞給孫權:“果然如我所料,劉封提前知道了吳侯會奇襲江陵的情報,甚至還猜到了糜芳會獻城,欲讓我以荊州治中的身份奪權守城。

    ” 孫權見了信中内容,亦是驚駭不已:“劉封此子,竟能料算如斯!天幸有承明助孤,讓劉封不能成功。

    ” 潘濬嘁了一聲:“劉封再能料算,也隻是劉備的一介養子。

    身處嫌疑之地尚不自知,自以為當了劉備的養子就能繼承劉備的家業,愚昧而可笑。

    ” “吳侯可派人給劉封去信,說之以利害,雖然未必能說降劉封,但也能讓劉封對自身當前及未來處境起猜忌之心,再有于禁奇襲麥城,劉封或會棄城而逃。

    ” “倘若進展順利,在水路的關羽就是吳侯的掌中之物了。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