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侯。
”
董恢拿出忠義誠信這一套,呂蒙頓感郁悶。
總不能一面誇董恢有才能和德行,一面又讓董恢去違背忠義誠信。
那就顯得呂蒙不是人了。
呂蒙忽然有一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郁悶感。
董恢這降了跟沒降,有什麼區别?
我要的是一個投降且願意我為辦事的董恢,而非一個投降了卻不願辦事的董恢。
盡管心中有些惱恨,呂蒙也不得不佯裝歡笑:“休緒德行,我深敬之。
”
董恢見好就收,道:“呂都督,我也非不識趣之人。
”
“上回呂都督讓我回去後如實告訴關君侯以及諸将士我在江陵城的所見,當時我心有顧慮,回營後并未如實相告。
”
“如今我既已降了吳侯,吳侯又許我‘荊州功曹從事’一職,我也不能真的就寸功不立,屍位素餐。
”
“此番回營,我定會向關君侯和衆将士如實告知在江陵城的所見,也會具言吳侯和呂都督的和談之心。
”
“我為雙方将士生死設想,也不算出賣關君侯。
”
【若是威逼過甚,反會令董恢心生疑慮,不如從之。
】呂蒙暗暗一想,大笑認可了董恢的“表态”,又喚舞女上前,為董恢盡興。
堂外。
孫權雙目如刀:“仲翔,你示意孤離席,莫非對董恢有懷疑?”
作為十餘歲就掌權江東的豪雄,孫權不是個會輕信于人的,董恢雖然演技不錯,但也不會令孫權深信不疑。
虞翻直言道:“如至尊所料,我觀董恢此人,面愚心奸,今日請降,或非真心。
而且我懷疑,關羽極有可能不在麥城。
”
孫權眉頭一挑:“此話何意?”
虞翻分析道:“我這兩日去問過自麥城來江陵城的軍士,雖然麥城有關羽的旗号,但卻無一人見過關羽。
”
“我又素聞關羽最重士卒,似這等軍心不穩時,關羽竟不親自巡視諸營以安衆士卒之心,反隻令麾下将校傳令,這不合常理。
”
“方才我故意發問試探董恢,欲問關羽在麥城的兵力,似這等問題,即便董恢不說我方探子也能查探到大概,然而董恢卻不敢妄言。
”
“不敢妄言通常有兩個理由:其一是如董恢所言自以為失德不願再行小人行徑,其二是怕說了會讓我猜到關羽的兵力部署。
”
“我更傾向于其二,故而猜測:關羽極有可能不在麥城!”
孫權蹙眉:“仲翔的猜測,也不無道理。
關羽若不在麥城,又會去何處?莫非已經提前去了房陵?”
虞翻搖頭:“以關羽的剛烈個性,除非勢孤力窮,否則他絕不會什麼都不做就逃去房陵。
以我觀之,關羽極有可能走水路去偷襲陸口了。
”
孫權冷笑:“孤早令蔣欽率一萬水軍入沔水,關羽若走水路去偷襲陸口,必會為蔣欽所阻。
不過是垂死掙紮罷了。
”
虞翻憂心道:“話雖如此,但蔣公奕并不知道關羽會走水路去偷襲陸口。
更何況江面寬廣,如今又是寒冬之際,即便白日亦有大霧漫江。
倘若關羽在水路佯設一軍,又分一軍沿江而行,蔣公奕未必能覺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