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章 分兵:明駐麥城,暗取陸口

首頁
    關羽派使,亦是呂蒙部署整個奪荊大計的關鍵一環。

     雖說湘水劃界後劉備和孫權的結盟名存實亡,但呂蒙在當上陸口都督後一直都在與關羽修複關系。

     大意就是:當初奪三郡與君侯為敵,我也是不情願的,是上命難違。

    當時都督是魯肅,我是奉命行事;如今魯肅死了,湘水劃界也談妥了荊州諸縣的歸屬。

    今後我定當跟君侯和睦相處,一同抗曹。

     不論關羽信不信,明面上呂蒙就是這般向關羽示好的。

     這之後,呂蒙病重。

     接替呂蒙的陸遜,也在呂蒙的授意下對關羽言辭卑微,假裝隻願跟關羽結好不願跟關羽結仇。

     甚至于。

     呂蒙還在關羽攻打襄樊時,提議提議孫權假裝給關羽去信要助陣。

     精心營造的人設,都是為了迷惑關羽。

     論攻城拔寨,非呂蒙所長;論迷惑人心,呂蒙卻是精通。

     這次以“關羽擅取湘關米”為理由出兵,同樣是在迷惑關羽。

     呂蒙在向關羽釋放一個虛假的信息:關君侯啊,我真不想奪江陵,奈何至尊惱怒你擅取湘關米又認為湘水劃界的事吃了虧,新怨加舊怨,我不得不帶病出征。

    上命難違啊!不如你派個使者來表達下你的誠意,我再替你勸勸至尊。

     事實上。

     若沒有劉封的介入,關羽是真會如呂蒙預料的一般派遣使者來和談,然後被呂蒙收買了使者。

     荊州諸縣歸屬的遺留問題,關羽不是不明白,正是因為太明白了所以才會寄希望派遣使者跟孫權和談。

     在關羽看來,孫權就是覺得上次湘水劃界吃虧了才會想着再次出兵奪取南郡,而非真的要跟劉備來個生死對決。

     聽了呂蒙對當前局勢的分析以及應對之策,孫權顫抖的雙手也逐漸平靜。

     孫權采納了呂蒙的提議,且将應對關羽回軍諸事全權委托給了呂蒙;孫權則是繼續每日去探問潘濬,以求能讓潘濬真心歸附。

     如劉封預料。

     先前有關于潘濬投降的消息都是孫權故意散布的。

     目的也是為了行反間計,以便于利用劉封和關羽對潘濬的态度來促使潘濬早日投降。

     而對于孫權的探問,潘濬一直都保持了若即若離的狀态,對孫權的探問之舉一概不拒,對孫權的招攬之意又一概不理。

     目的顯而易見,潘濬在坐觀成敗。

     關羽勝,有糜芳傅士仁作對比,潘濬就有忠心為劉不折腰的名聲;關羽敗,潘濬就能順勢來一句“丢江陵非我之過,乃糜芳傅士仁之錯;我本無背棄漢中王之心,奈何大勢難違;吳侯又待我恩重,我豈能不為吳侯效死”。

     不論降與不降,潘濬都能升官。

     數日後。

     劉封的信送到了關羽的手中。

     内容大意就是:由劉封打着關羽的旗号在麥城與江陵的吳兵對峙,關羽則折道荊城與水軍都督蘇非合兵去取陸口;同時,劉封又讓關羽派遣一個膽大心細且認識江陵城重要官吏的親近士人來麥城,作為使者出使江陵城來迷惑孫權。

     信中又特别強調:這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