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章 你不聽命,我就請辭回成都

首頁
    苦悶間。

     人報劉封派人召見孟達和鄧賢。

     鄧賢聽得跳腳,又驚又懼:“定是李輔那賊又向劉封告密了。

    将軍救我,劉封如今得知我擅離職守,定會重罰我。

    ” 被劉封當衆罰了二十鞭子的傷還未好全,如今又要被劉封召見,鄧賢隻感覺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孟達的臉色也變得鐵青。

     劉封沒派人來召見前,孟達内心對李輔投劉封其實也有幾分質疑的。

     如今劉封派人來召見,還專門點名要讓鄧賢同往。

     這就證明李輔必然是投了劉封,否則劉封不可能知道鄧賢這個時候擅離職守了。

     想到這裡,孟達心中的火氣也更盛了。

     看着驚慌失措的鄧賢,孟達更感心煩:“慌什麼!這四千軍士乃是大王入川前讓我統率的。

    ” “我養了七八年,劉封想奪我的兵權,也沒那麼容易。

    ” “你乃我外甥,怎一遇大事就焦躁不安失了方寸,如此心态,今後我還如何委你重任?” “立即動身随我同往,我倒要看看,劉封想如何動我。

    ” 被孟達一陣訓斥後,鄧賢不得不強忍内心的驚懼跟着孟達同往劉封在的城中營地。

     一路策馬來到城中營地,孟達調整好情緒,臉上也佯裝出一副不知内情的常态笑容。

     到了帥帳,孟達更是坦然問禮:“不知将軍急喚我等,有何要事?” 鄧賢也拱手問禮。

     隻是相對孟達的坦然,鄧賢心虛驚懼,自入帥帳後就不敢擡頭看劉封。

     劉封隻是瞥了一眼戰戰兢兢的鄧賢就不再多看,又取出一封書信遞向孟達:“孟偏将,這是宜都太守樊友送來的書信,稱剛當上宜都太守,對宜都的糧草數量不太清楚,希望孟偏将能回信相告。

    ” “我覺得往來回信太耽誤時間,孟偏将當初在上庸時也曾言:你久在秭歸,來了房陵也可助我走秭歸調糧以資軍用。

    ” “勞煩孟偏将走一趟秭歸,督運糧草來房陵。

    ” 孟達一看信中内容,隻感覺天都快塌下來了。

     在離開秭歸前,孟達曾囑咐過樊友,除非有自己的手書,否則誰來都不能調糧。

     這原本是沒什麼問題的。

     畢竟孟達帶兵出征,這後方的糧草自然就是大事,不能有半點兒疏忽。

     有問題的是:劉封忽然自漢中來了上庸,又被封為副軍将軍成了孟達的直系上司,還讓孟達不得不聽命移兵房陵,而秭歸的樊友卻不知道這其中的變故。

     故而當劉封調糧的書信送到秭歸時,即便當了宜都太守樊友也想的是先征求孟達的意見。

     往小的說,樊友這是為了保證糧道安全。

     往大的說,樊友隻聽孟達的不聽劉封的。

     若孟達還能穩穩的掌管這四千軍士,别說去秭歸督運糧草了,就算一直待在秭歸,沒有孟達的授意劉封也号令不了這四千軍士。

     可偏偏在現在這個節骨眼上。

     孟達這要去秭歸督運糧草,回了房陵後估計連鄧賢都指揮不動了。

     “我與将軍并無冤仇,将軍何必非得欺淩我?”孟達不願去秭歸,咬牙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