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沒有理會孟達怎麼去約束兵馬,帶着本部千人走了兩日就抵達了房陵城。
聽聞是劉封引兵來房陵,房陵太守鄧輔不敢怠慢,忙引房陵衆官吏出城迎接劉封。
見到劉封,鄧輔率先拜道:“末下房陵太守鄧輔,見過副軍将軍。
”
劉封回禮道:“鄧太守不必多禮,我欲移兵房陵,你替我在城内準備空置的場地供我安營。
”
鄧輔掃了一眼劉封身後,問道:“隻有這點兵馬嗎?”
劉封搖頭:“自然不止,孟偏将的四千兵馬尚在後方。
”
聽到孟達兩個字,鄧輔不由面色一滞,身後的房陵衆官吏的臉色也變得難看。
劉封自然明白鄧輔等人談孟達色變的願意。
前房陵太守蒯祺死于孟達的亂兵,這讓房陵衆人對孟達有懼意和恨意。
“不用擔心,孟偏将如今受我節制。
”劉封淡淡的道出了跟孟達的主次關系,又道:“先前送給鄧太守的美玉,鄧太守可還瞧得上眼?”
鄧輔暗暗松了一口氣,忙道:“末下感謝副軍将軍的饋贈,都是罕見的美玉,讓副軍将軍破費了。
”
劉封輕笑:“些許美玉,不成敬意,鄧太守喜歡就好。
”
一陣寒暄。
鄧輔迎劉封入城。
途中。
鄧輔又提到了連日暴雨對房陵的影響:“大雨雖然停了,但城内多處都有積水。
”
“五千人的營地不太好準備,恐怕得讓軍中的兄弟們受些苦了。
”
提到這時,鄧輔語氣又變得小心翼翼的。
劉封想到了孟達那群走了二十裡山路就叫苦連天的軍士,淡然再笑:“無妨。
都是軍中人,受些苦也不是什麼大事。
”
見劉封淡定如斯,鄧輔内心的擔憂也漸漸放下,繼續向劉封介紹房陵的現狀。
一路來到太守府。
鄧輔安排了個人帶劉封的軍兵去安營,又将劉封迎到了太守府内,備下酒席給劉封接風洗塵。
席間。
劉封問及樊城戰事。
鄧輔搖頭稱不知:“将軍恕罪,這些時日我都在忙着安置城内受大雨影響的百姓,未有派人去探查樊城的戰事。
”
“将軍若想知道樊城戰事如何,我這就派人去打探。
”
委派了探子後,鄧輔又折返回席間,小心翼翼的問道:“将軍這移兵房陵,莫非是要去樊城助陣?”
“恕我直言,房陵到樊城路途遙遠,雨後道路又泥濘難行,不論是行軍還是運糧都較平日裡艱難。
”
“房陵糧少民寡,恐怕也難支撐。
”
提到糧的時候,鄧輔的内心就變得有些忐忑。
房陵也隻是縣改郡,糧少民寡也是事實。
劉封忽然移兵五千來房陵已經給鄧輔帶來了不少的軍糧壓力,若再去樊城助陣,鄧輔就真不知道該如何辦了。
劉封沒有為難鄧輔,安撫道:“我也知道鄧太守的難處,故而抵達房陵城前就派人去秭歸催糧了。
”
“鄧太守隻需準備日常駐兵房陵的糧草即可,其餘諸事,我自有準備。
”
鄧輔暗暗松了一口氣,拱手拜道:“讓将軍勞心,是末下之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