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個主意,明日你備上厚禮去見孟偏将,不要吝啬錢财。
”
“見孟偏将的時候,言語奉承時也要投其所好,譬如誇孟偏将有‘樂毅之量’‘孫膑之才’,有‘古之名将之風’等等。
”
“如此,孟偏将必不會再刁難你。
”
“然後再趁着飲酒閑聊之時,放出話來,就說今夜宴請我時,偶然從我口中得知‘前将軍年歲已高,家父有意讓孟偏将接任前将軍,又恐孟偏将不能服衆,故而令我來上庸,以察孟偏将之能。
’”
若說劉封前面的話是為了拉攏申耽而真心替申耽解決問題,那麼最後一句話用意就不同了。
孟達現在為什麼嘔氣?
孟達覺得劉備身邊有小人,故意搞針對。
即便劉備給了“鼓吹”儀仗,也不能平息孟達的怒氣。
可孟達若是“偶然”得知,劉備竟有意讓孟達接替關羽,孟達就必然會有新的想法。
由于關羽張飛等将逐漸變老,劉備現在非常注重年輕一輩的培養。
譬如漢中太守沒有交給聲望最高的張飛,而給了年輕的魏延。
是劉備不知道張飛能力比魏延強嗎?
肯定知道!
問題在于,張飛年齡不小了。
北伐大業不是一輩人能完成的。
劉備需要年輕的魏延能在漢中得到曆練,今後能擔起北伐的重任。
也正因為有魏延當漢中太守這事,劉備軍中的年輕文武積極性變得很高。
誰都希望将來能獨當一面,出将入相,封侯拜将,封妻蔭子,甚至于青史留名。
劉封給申耽出這個主意,并非無的放矢。
孟達早就在觊觎關羽這個位置了。
在劉封當失憶青年的期間,孟達就曾當衆對人言:坐鎮荊襄,北伐曹操,東禦孫權,我亦能為。
劉封給申耽出這個主意,其實也是替劉備給孟達畫餅。
前有“鼓吹”儀仗,後有劉封不經意間洩露的“秘令”,劉封不信孟達對這大餅不感興趣。
申耽聞言一振,眼珠子轉了轉,山羊胡似乎也在興奮:“副軍将軍,大王真有此意?”
見申耽這反應,劉封就猜到了申耽的想法,這是想兩頭下注啊。
“申征北,家父最喜歡一句聖人言,為: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
你這樣問,會讓我很為難的。
”劉封輕輕敲着桌子。
咚咚咚的敲擊聲,敲得申耽心中發虛。
申耽連忙賠禮:“請副軍将軍恕罪,是末将僭越了。
”
劉封繼續道:“申征北,别的我也不多言了。
該對誰言而有信,我希望你能有一個清晰的判斷。
”
“不論我是不是嗣子,我始終是漢中王的養子,王世子的義兄。
”
“家父立阿鬥為王世子,又以我為副軍将軍,這其中的深意,你可要仔細揣摩。
”
申耽的背後,驚出一身冷汗。
劉封這是在敲打自己,方才的小心思被看穿了。
申耽再次以頭叩地,惶恐道:“末将必以副軍将軍為尊,絕不會有二意!”
劉封起身,微微活動了筋骨:“申征北,酒就喝到這吧。
美人正掃榻,我當解風情。
正好我也想解解燥悶。
”
“我這就帶副軍将軍去見淑姬。
”見劉封沒有怪罪之意,申耽暗暗松了一口氣,不敢再生兩頭下注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