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略顯緊張。
吳廣此時身穿皮甲,頭戴闆冠,腰間配着一柄寶劍,活脫脫一個秦将打扮。
他微微點頭:“會的。
吾等起事後,我就讓人封鎖了鄉邑,還控制了從大澤鄉通往蕲縣的道路。
舉義的消息短時間是傳不到這裡來的。
蕲縣的縣令、縣尉必定不知道大澤鄉的情況,這就是吾等的優勢所在。
隻需裝作兩個縣尉還在的樣子,正常邀約對方出來,便可一舉擒下,此時再順勢攻入城中,則蕲縣可得。
”
這就是吳廣的智取計劃。
大澤鄉距離蕲縣有一段距離,在起義軍控制道路的情況下,短時間的信息封鎖是可以做到的。
對方不知道他們已經造反,這就是起義軍奪取蕲縣最大的優勢。
隻是這時間不能超過一天。
他們是外來戍卒,本身沒有封鎖大澤鄉道路的權力,一旦時間長了,難保不會有人将消息傳到蕲縣,引起縣令、縣尉的懷疑。
吳廣說服衆人,在大澤鄉讓士卒們吃飽飯後,當天下午就趕來蕲縣。
打得就是一個速度,打得就是一個信息差。
路上阿牛想出一條妙計,說可以讓士卒裝扮成大澤鄉的鄉人,走到城門處暴起發難,奪取城門後再接應大軍沖入城中。
這讓吳廣想到前世看過的一些影視,裡面就常有這種做法。
可實際上此策并不保險,因為你派去的人多了,容易引起守門士卒的警戒,少了那就有失敗的可能。
而且就算成功奪取了城門,等到城裡的縣尉反應過來,組織士卒進行抵抗,同樣會對起義軍造成大量傷亡。
還不如擒賊先擒王,先把負責縣中武備的縣尉弄到手,對方群蛇無首下,最後真打起來也要輕松的多。
“他是縣尉,我也是‘縣尉’,隻要舉義的消息沒傳到城中,蕲縣縣尉必定會出來。
”
果不其然,沒多久,城門方向就出現了幾個往外走的人影。
阿牛眼力好,一眼看到領頭者正是個頭戴闆冠的秦吏,他興奮道:“都尉料事如神,這縣尉真出來了。
”
吳廣微微一笑,回頭看了下身後默默無言的毋死,以及抿着嘴的衆士卒。
“放輕松,你們就把我當成左尉,和以往保持一樣便是了。
”
說着,吳廣大步往前。
“走。
”
毋死低語一聲,帶着衆人跟了上去。
片刻間,兩位“縣尉”已接近十步了。
“吾乃蕲縣尉蔡基,不知足下此時前來,是有何要事相商?”
蔡基朗聲開口,作為東道主的他先拱手行了一禮。
此時已是黃昏,天光暗淡。
蔡基看得不是很清楚,第一感覺是對面走來的這個“陽夏左尉”身材高大,但面容似乎過分年輕了。
不對啊。
什麼時候年輕人也能當上縣尉了?
就在蔡基疑惑間,那“陽夏左尉”已三步并作兩步到了他身前,一隻手“自來熟”的搭在蔡基肩上。
“蔡縣尉,我确是來與你商議大事的。
”
“是一件關乎你生死性命的大事。
”
吳廣微笑開口,露出一嘴白牙。
搭在蔡基肩上的那隻手正握着一柄短匕,鋒銳的刃部抵在了蔡基脖頸上。
毋死等人趁勢上前,将跟随蔡基出來的尉史和兩名縣卒迅速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