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章 霓裳羽衣曲

首頁
     李林甫心中很明白,李隆基好大喜功,什麼都想要。

    可如果支持河西走廊的用兵卻把長安弄得鬧饑荒了,那他這個右相肯定是要當到頭。

     從河北來的糧秣數量夠多,而且走通濟渠運費也最少,所以……隻能繼續苦一苦河北,加大河北那邊的漕運輸出量了。

     嗯,光運不行,還得有東西可以運,所以稅也要加一點,增加河北的戶稅好了。

    租庸調是“祖宗家法”不好輕廢,戶稅靈活好變通,加戶稅。

     李林甫思索着,必須要加大對河北地區的糧食征收,才能滿足對西域與河西地區用兵的後勤需求。

     隻是,光收稅還不行,如何把這些糧秣運送到長安,才是重中之重。

    這樣問題轉了一圈,又回到漕運這裡來了。

     高宗時期長安缺糧,朝廷也曾經想辦法通過陸路運輸糧草到長安,然後……負責馱運的騾馬累死了八成以上,長安糧荒卻未得到根本緩解。

     那一次打臉,可以說差點把大唐的雄心壯志都給打沒了。

     所以後面長安所需糧秣就不得不依完全靠漕運了。

    但漕運也有漕運的問題,就是河道要長期梳理,運費也不能說便宜。

     如今漕運供給長安就已經很吃力了,要是還要将長安變成糧秣中轉地,從而供給河西走廊,那将是國家财政不能承受的重擔。

     所以鄭叔清當初提的辦法是好辦法,讓西域商人運輸糧食到河西走廊販售于民間,再用和籴法将糧食從民間收到常平倉内,最後将常平倉的糧食用于軍需。

     這些好處,李林甫已經看到了。

     但還遠遠不夠。

     “漕運,漕運……糧食從哪裡來呢?” 李林甫陷入沉思,感覺以現有的運輸條件,已經束手無策了。

     除非,開鑿新的運河? 這個念頭在腦中出現後,就揮之不去。

     他從櫃子裡拿出一副分布運河圖,舉着油燈查看。

     永濟渠一直都比較順暢,而且比通濟渠的距離短得多。

    因此這一段可以挖掘的潛力不多。

     漕運卡着的點,主要是長安到洛陽這一段,三門峽的險峻,讓槽船過境的損失多達兩成到三成! 成語“中流砥柱”,便是出自于此。

     光那根柱子,毫不誇張的說,坑大唐的程度就不亞于發幾場大地震。

     “陝州與長安之間,再開一條槽渠?” 李林甫心中打鼓,盤算着要不要再開一條新運河。

     “罷了,獻俘慶典後再說吧。

    ” 李林甫有種無力感。

     每個人都有攝權的心思,說好聽點叫上進心,說不好聽的叫控制欲。

    李林甫想攝權,但他也知道,光靠權術是沒用的,必須要可以解決朝廷現實的問題。

     現在他有一個設想,就是要不要開一條槽渠解決西北用兵的糧草問題,以及,從這件事裡頭,他可以獲得怎樣的好處。

     國家的事情要辦,自己的事情也要辦,這就是他李林甫的信念。

     “不如先投石問路好了。

    ” …… 慶功宴會當日,鄭叔清命人給方重勇送來了一套唐錦做的袍子,藏青色,莊重大氣上檔次。

     方重勇穿在身上,整個人的氣質都完全不一樣了,說他是宗室子弟,估計都沒人懷疑。

     “郎君,這衣服好好看哦,估計得幾千文錢吧。

    ” 方來鵲一臉豔羨的說道。

     幾千文? 那是手工費! 唐錦這種面料,現在市面上還沒有,得聖人特批才能有。

     穿在身上,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征,這是錢買不來的。

    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穿的。

     這便是唐代社會森嚴而不可言明的等級制度。

     方來鵲這傻子懂個屁,方重勇都懶得罵他。

     “等參加完今天的宴會,這袍子送你了。

    ” 方重勇沒好氣的說道。

     “真的嗎郎君?這樣會不會不太好啊。

    ” 方來鵲不好意思的問道,雙眼放光看着方重勇問道。

     “還不滾!丢人現眼!” 方大富一巴掌打到方來鵲的頭上,一臉憂愁對方重勇說道:“郎君,這樣的場合,郎君不該去的。

    ” “我也知道,但這次聖人要給我父親封官,我不能不去。

    這次設宴,不就是因為父親在幽州大破契丹麼?” 方重勇歎了口氣,這鴻門宴可不是想不去就不去的。

    高力士後面也送來了一張請柬,也就是說,方重勇現在手裡有兩張請柬了! 這是和他爹方有德有關的慶功宴,老子在幽州公幹不去也就罷了,在長安的兒子也可以不去麼? 就是想打聖人的臉,不是這麼打的啊。

     “如此,奴送郎君到梨園外吧。

    ” 方大福歎了口氣,方有德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兒子被卷入政治漩渦當中。

     事與願違的是,方重勇似乎離政治中心越來越近。

     一行人來到梨園,立刻就被候在門外的韋青帶了進去。

    今日他就是負責引導客人入席的官員。

     韋青有幾重身份,他既是考不中科舉的士子,也是聲樂歌唱家,還是梨園的管理人員與李隆基的親信。

     還是檢校金吾衛将軍,雖然這個官職暫時并沒有什麼卵用。

     趁着四下無人,韋青湊過來對方重勇說道:“你們做的那些唐錦之衣,聖人很滿意。

    ” 滿意?他都不知道長什麼樣,滿意個球啊!目前不應該是保密狀态麼? 方重勇一臉錯愣看着韋青,半天沒說話。

     “聖人親自下令,用唐錦給楊…貴人做了一套錦衣。

    今日,聖人會命李龜年在這裡演奏霓裳羽衣曲,而楊貴人負責伴舞,那套錦衣就是跳舞時穿的。

    ” “聖人對衣服很滿意,但是對鄭叔清的态度很不滿意。

    這麼好看的衣服,給公孫大娘的徒弟不給楊貴人,是不是想給聖人難堪? 鄭叔清大難在即,你離他遠一點。

    ” 韋青聲色俱厲的警告道。

     踏馬的李隆基老铯铍,這都不忘記讨好楊玉環! 方重勇心中大罵,面上卻是不動聲色點點頭。

     老鄭這回,隻怕很難解套了。

    皇帝給官員找茬,再簡單不過。

     東西做得好又怎麼樣,不送給寵妾就是不給面子! 方重勇忽然看到自己身上的那一身錦衣,這時候韋青似乎也回過味來了。

     他歎了口氣說道:“伱好自為之吧。

    ” “現在回去換衣服還來得及麼?” 方重勇一把拉住韋青的衣袖問道。

     “你說呢?” 韋青指了指不遠處已經人頭攢動的客人們,苦着臉回答道。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