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章 盛唐小學生

首頁
     唐武德四年,李淵下令置修文館于門下省。

    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館,聚書二十餘萬卷。

     其中置學士,掌校正圖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禮儀輕重時,得與參議。

    置校書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錯謬。

     并設館主一人,總領館務;學生三十名,皆選皇族貴戚及高級京官子弟,師事學士受經史書法。

     總而言之,這是個很牛逼的地方,老師是學生的幾倍還多。

    雖然參政議政的功能被不斷弱化,但藏書的功能卻被強化了。

     高力士向方重勇解釋了一下弘文館的規矩。

     “九歲也能入學麼?” 方重勇忍不住詢問道,他怕跟上次去國子監上學一樣。

     “因為有很多急于出仕的子弟,所以弘文館對入學年齡的要求,沒有那麼嚴格。

    ” 高力士笑道。

     這其實很好理解,高官子弟很多都不參加科舉的,從弘文館出來以後就可以待選當官了,就算參加科舉,也是專門開一科,簡化難度,大開後門! 沒本事的人從這裡出來也可以随便做官。

     因此孩童提前入學,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

     “可以了吧,明日去弘文館報到,拿着入學的憑據去吧。

    ” 高力士從袖口裡掏出一個信封,略有些疲憊的說道,高大的身形看起來都有些佝偻。

     “長者可是有些疲憊了?” 方重勇關切問道。

     “有點吧,隻是這些事情你不懂的。

    ” 高力士歎了口氣,他最近就在琢磨一件事,隻是這件事很不好辦。

     “長者不說,又怎麼知道我這個黃口小兒不懂呢?” 方重勇環顧四周問道,發現方大福等人早就退了出去,門已經關好了。

     他有心求高力士幫自己辦一件“小事”,這次正好機會來了。

     若是機會錯過,後面可不太好辦。

     “是這樣的。

    ” 高力士湊到方重勇身邊,壓低聲音說道:“最近我聽到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呢,講到一半,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我也不知道,因為講故事的那個人已經去世了。

     這個故事怎麼說呢,就是講在我家鄉那邊,嗯,蠻荒之地的嶺南,有一個大戶人家,家中妻妾成群……” “然後呢?”方重勇好奇問道。

     “然後這個家主呢,對他的貼身仆人很好。

    于是這個仆人呢,就想報答他,這個你明白麼?” 方重勇故作恍然大悟道:“難怪我家的家生子都忠心耿耿,知恩圖報人之常情啊。

    ” “是了是了,就是這麼回事。

    ” 高力士不以為意的點頭繼續說道:“然後有一天呢,那個貼身仆人發現家主茶飯不思,很是陰郁的模樣。

    他問了多次,家主也不說,隻是搖頭歎息,于是這個仆人就覺得很奇怪。

     直到有一天呢,家主帶着仆人去他一個小妾生的兒子家裡。

    家主的兒媳,便在宴席上撫琴助興。

    那天家主回來以後,就特别高興,被那位仆人看在了眼裡。

    ” “然後呢?” 方重勇一臉懵逼的反問道,搞得高力士心頭火起。

     他都暗示得這麼明顯了,這孩子怎麼還裝傻! “然後那位仆人就想,會不會是家主想聽自己的兒媳彈琴又怕被人非議呢? 仆人不敢确認,也不敢去挑明,這件事畢竟是不合常理的。

     于是那位仆人請了很多會彈琴的美麗女子,去家中彈奏那天兒媳彈的曲子給家主聽,但家主都沒有露出半分開懷的模樣。

     這個仆人已經明白了,家主就隻是想聽兒媳彈琴,換别人都不行。

     仆人想為家主做點什麼,又怕家主責怪,那麼仆人會如何處置這件事呢?我正好奇的時候,故事沒講完就斷了。

    ” 高力士不動聲色說道。

     如果他不是實在沒辦法了,絕不會去問一個半大孩子,哪怕這個孩子極為聰慧。

     “家主隻是為了聽兒媳彈琴麼?” 方重勇反問道。

     高力士眉毛一挑,臉上露出詭異的笑容,随即微微點頭道:“那是自然。

    ” “兒媳出家為道士之後,那自然就不再是兒媳了,給家主彈琴,也不會引起非議了吧?” 方重勇若有所思的說道。

     “再說了,是兒媳主動要出家的,跟家主,跟仆人,一點關系都沒有,對吧?” 聽到這話,高力士心領神會,點點頭道:“誰說不是呢。

    兒媳出家後,家主看到妾生子孤苦,又給他安排了一門親事,豈不皆大歡喜。

    原來這個故事後來是這樣的啊,唉,我總算是不用再去念想了,甚好,甚好。

    ” 高力士滿意的點點頭,他相信方重勇聽懂了自己想說什麼事。

    而且,他也相信這件事不會被第三個人知道,包括李隆基在内。

     “你明日就要入學弘文館,那裡人生地不熟的,需要我過去知會一聲麼?” 高力士忍不住露骨的暗示道。

     “呃,那邊的事情,應該問題不大。

    倒是小子有件要緊事,還想長者幫幫忙。

    ” 方重勇不好意思的點點頭,從桌案上的鎮紙下面,拿出一封信,交給高力士說道:“王忠嗣将軍的夫人李氏,想給聖人寫信,又缺門路。

    某也是沒辦法,隻好拜托長者幫忙,将這封信給聖人過目一下。

    ” 聽到這話,高力士警覺問道:“信中寫了什麼?” “隻是一些婦人之言。

     王将軍長期外鎮邊疆,李氏照顧家中孩兒頗為吃力,隻是希望聖人可以把王将軍安排在長安附近番上,時不時可以回家休沐,此乃人之常情。

    ” 方重勇對着高力士深深一拜,懇切說道。

     李隆基其實已經打算調王忠嗣離開東陽府了,隻是去哪裡還沒定。

    李林甫說去劍南,杜希望上書說去河西,實際上李隆基心中也在猶豫。

     他甚至動了讓王忠嗣進入龍武軍服役的心思。

    高力士對此知之甚詳。

     “唉,也是難為這個婦人了。

    ” 高力士将信收好,微微點頭,既沒有說同意交給李隆基,也沒有說不同意。

     該辦的事情已經辦完,高力士站起身,他用複雜難明的眼神看着方重勇,最後歎了口氣道:“你入學弘文館頂替掉的那個人,是忠王長子李俶。

    入學以後,低調一些為好。

    ” 說完高力士轉身便走,出門之後,已經是滿天星鬥。

     他從興慶宮的後門走進去以後,才忍不住一陣唏噓感慨。

     “方有德生了個了不得的兒子啊。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