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章 漂洋過海來看你

首頁
    王元琰曾經是忠王府(李亨)參軍,嚴挺之如此回護王元琰,如果不是因為前妻求告,難道還是别的什麼原因?” 李林甫一字一句的反問道。

     張九齡額頭上滲出冷汗,連忙拱手對李隆基說道:“聖人明鑒,嚴挺之前妻,如今已經與王元琰和離并改嫁,此事,恐怕并非如左相所言那般。

    ” “等會派人查一查嚴挺之,看哥奴之言是否有誇大之嫌。

    ” 李隆基對身邊的高力士吩咐道。

     “哥奴有推薦的人麼?” 雖然在心中已經給嚴挺之判了此生無望入相的死刑,但李隆基表面上還是表示出一副“虛心納谏”的模樣。

     “河西節度使牛仙客,政務精熟,亦是從基層一步步到節度使的位置,其人在河西廣受贊譽。

    牛仙客為河西節度使的這些年,河西藩鎮糧草滿倉,府庫充盈,軍備齊整,想來此人可入中樞為相,以調理民生。

     新任河西節度使之崔希逸上表,亦是盛贊牛仙客有宰相之才。

    因此微臣推薦牛仙客為宰相,請聖人定奪。

    ” 聽到這話,李隆基微微點頭,李林甫這樣子的,才是識大體的宰相。

     嚴挺之是張九齡的人,而且現在還在同一個衙門辦公,用鼻孔想都知道這兩人穿一條褲子的。

    什麼叫任人唯親結黨營私? 張九齡這種就是! 而牛仙客,遠在河西,顯然不可能是李林甫的親信。

    而且崔希逸還盛贊牛仙客的才幹,足以見得李林甫是大事為重。

     隻要事後查一查嚴挺之與牛仙客是什麼樣的人就明白了。

     想到這裡,李隆基心中已經有了定論。

     “二位相公都回去歇着吧,朕再想想。

    ” 聽到李隆基這麼說,張九齡還想再多說兩句,最後還是無言以對,躬身行禮告退。

    他要去找嚴挺之好好問一下,王元琰那邊到底是怎麼回事。

     等二人都離開後,李隆基轉過頭問高力士道:“力士以為如何?” “奴以為,張相公私心甚重,但牛仙客亦非宰相之才。

    ” 高力士小心翼翼的說道。

     “朕自然也知道這些。

    牛仙客在河西做得不錯,但能不能勝任朝中事務,尚且未定。

     隻是,嚴挺之甚失朕望,絕不可為相,你要好好查一查,他與王元琰案是什麼關系。

     對了,王元琰貪贓,是不是跟忠王府有關系,嚴挺之跟忠王府是什麼關系,你也順便查一查。

    ” 李隆基說了一大通,這才從驚懼中緩過神來,覺得自己小題大做了。

     對于他來說,他那些兒子都是渣渣,哪怕是自己最寵愛的壽王李琩,他除了有個武惠妃當老母,還有啥啊? 唯獨忠王李亨,暗地裡的勢力驚人,能量之大,讓李隆基也不得不小心應對。

     韋堅、皇甫惟明、王忠嗣……這些人都是李亨的親信甚至就是小舅子,自己那些皇子裡面,有誰能網羅這麼多能幹的臣子? 這次因為貪腐而落馬的王元琰,同樣是忠王的人。

     現在要搞清楚的問題是,李亨那邊還有多少個“王元琰”?分别在什麼位置?有多大能力可以造反。

     李林甫那句“王元琰曾為忠王府參軍”,直接戳到李隆基的肺管子了。

     …… 如果說王忠嗣在長安的宅院看上去很寒酸的話,那麼華縣老家的房子,則充分說明了“逼格”二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目測占地面積不下大幾百平方米,不僅如此,朱門白牆青瓦,一副貴族氣派。

     不愧是太原王氏與隴西李氏搭夥過日子的組合。

    去長安了那邊高物價隻看财帛,絲毫都體現不出世家的真正實力在哪裡。

     家鄉的土地、佃戶、物産、宅院,等等。

    這些才是世家大族的實力所在。

     真要算起來,如今在幽州被稱為“方節帥”的方有德,隻怕在王氏這邊隻能算是個富不過三代的暴發戶。

     叫門,入堂,說明來意,一套流程走完,方重勇連傳說中那個,青梅竹馬的萌妹王韫秀的影子都沒見到。

     反而是被雖已中年,卻貌美不減當年的李氏反複審視,氣氛一時間陷入尴尬的沉默當中。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如今方節帥在幽州可謂是位高權重,還深得聖人信任。

    而我家阿郎被貶東陽,不知道何時才有出頭之日。

     郎君不來悔婚已經是重信重諾之人,難得還千裡送信,請受我一拜。

    ” 看完信之後,李氏就對着方重勇深深一拜。

     “不必客氣,不必客氣。

    ” 方重勇連忙客套道,那可不能真讓嶽母對着自己跪拜行禮啊。

    還有,跑了上千裡才來到這裡,我的萌妹老婆呢? 方重勇想提這一茬,又不知道從何說起。

     “婚約之事,白紙黑字,自然是順理成章。

    但郎君尚且年幼,倒還不必想太多這樣的事情。

     至于我家阿郎起複之事,妾身不妨有話直言。

    忠王已經派人來跟妾身提過這件事,他會派人從中斡旋運作,待聖人氣消了以後,阿郎自然會起複,恢複往日官職。

     郎君雖然聰慧過人,但……還不太适合幹涉此事。

    ” 李氏婉拒了方重勇的建議,哪怕王忠嗣在信中告知她一切聽從方重勇安排。

    李氏乃是世家女出身,并非是完全不懂政事的人。

     方重勇不過是方有德的兒子,十歲都不到。

    他來運作王忠嗣升官的事情,怎麼運作? 求官要不要求人? 要不要送禮? 要不要找門路? 這些東西,方重勇搞得定麼? 而李亨就不同了,他是皇子,而且跟王忠嗣相交莫逆,從小就在一起玩的。

    李亨不僅有資源辦這件事,而且也能辦得好。

     至于這門婚事,李氏作了兩手打算。

     要麼與忠王府聯姻,未來成為王妃。

    如果行不通,再讓方重勇當女婿也不遲。

    誰知道方有德可以風光多久呢?先拖着亦是不遲。

     在李氏看來,方有德不過是一個混了從龍之功的人罷了。

    沒有家世,沒有根基,全依賴李隆基的寵信而已,說不定哪天就從天上跌落凡塵了。

     李氏覺得,方重勇不是良配,哪怕這孩子看起來聰明得不像話。

    既然王忠嗣想當好人,那就讓她這個“丈母娘”當“惡人”吧。

     “既然如此,那恕在下冒昧打擾了。

    ” 方重勇将寫着王韫秀生辰八字的紅紙交給李氏,深深一拜之後,轉身便走。

    李氏猶豫了一下,沒有派人阻攔。

     等方重勇出來以後,門外正在喂牛吃草的張巡疑惑問道:“郎君這麼快就出來了麼?” “對,回長安!” 方重勇面色平靜的說道。

     還指望李亨來救命? 你們現在趕緊的多笑一會吧,到時候看你們的淚水會不會流幹! 絕對有伱們哭的! 方重勇在心中狠狠的罵了一句。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