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章 一隻腳上岸(下)

首頁
    一貫的風格,從來不問方重勇行不行好不好,反正都是做完再說。

     “叔父,此事非常要緊,絕不能當做什麼也不知道。

    ” 方重勇很自然的改口了稱謂說道。

     王忠嗣微微點頭,這一點他也想到了。

     “那要如何應對才好?” “直接回信拒絕,然後在信中痛斥太子應該謹守本分,朝廷自有法度,不是他用來收買人心的籌碼。

    至于這封信,就沒有必要專門送去聖人那裡了,送去了反而有做賊心虛之嫌。

    ” 方重勇說出來自己的看法。

     不回信是居心叵測,把信轉給李隆基,則是做賊心虛。

    唯有就事論事,斷然拒絕,方能自證清白。

     “言之有理,确實應該如此。

    ” 王忠嗣微微點頭。

     其實很多事情就是缺得力之人商議處斷,所以當事人很容易犯迷糊。

    隻要能找到向來有主意的心腹之人,就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斷。

    關于如何回複,王忠嗣心中早有想法,方重勇隻是确定了他的想法,堅定了他的決心罷了。

     “叔父,我想學兵法。

    ” 方重勇雙手合十行禮,對着王忠嗣深深一拜懇求道。

     “戰陣上的那些東西,我自己心裡明白,但是無法教你啊。

    若是我隻求應付了事,到時候可能害了你性命。

    ” 王忠嗣有些懊惱的說道。

     這個未來女婿是真不錯,一來背景是老朋友的兒子,不至于養成白眼狼;二來足智多謀,年紀輕輕就心智沉穩,未來必成大器!要是可以,王忠嗣當然願意傾囊相授,教習兵法。

     可是方重勇哪怕再聰慧,甚至可以出口成詩,他現在也不過是個連騎馬都不會的孩童而已啊。

     戰陣上真正的心得體會,那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最多身臨其境的時候多多提點一下,戰争的能力需要在戰争中學習,趙括是不是紙上談兵另說,但曆史上一向不缺隻會紙上談兵的廢物。

     王忠嗣這是掏心窩子的話,就看方重勇能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了。

     “明白了,那事不宜遲,侄兒這便回夔州府城吧,那邊的事情,關乎到我何時可以回長安。

    待我回長安後,會運作叔父升遷外放。

    叔父隻有手裡握住了兵權,才能自保。

    不然連李瑛之流,都要對叔父露出獠牙來。

    ” 方重勇一本正經的說道,他的語氣神态,讓王忠嗣一點都不懷疑這件事究竟能不能辦成。

     “如此……也好吧。

    ” 王忠嗣微微點頭,并不是他着急認女婿,而是現在他聞到了一股山雨欲來的味道。

     他也知道,自己并不是那種政治嗅覺很靈敏的人。

     李瑛那封信,更是讓他明白,也不是說躲到偏遠的地方,就能躲過政治上的明槍暗箭。

     方重勇的話,一點都不錯。

     “我送你回夔州府城吧。

    ” 王忠嗣歎息道,一臉惆怅。

     …… “好!好!” 鄭叔清看到方重勇才一日就返回了,比見到自家的貌美妾室還興奮。

     他走過來湊到方重勇耳邊低聲說道:“今日我查了下賬目,已經湊齊十五萬貫了。

    很多人都是返回後沒有贖回五百貫押金,而是追加了五百貫造船。

    這個月我們應該就能湊足送回長安的巨款了……” 看到鄭叔清如此興奮,方重勇有氣無力的打斷道:“使君,我有種不詳的預感,你難道沒發現,王将軍他們一行人在白帝城進展太順利了麼?” 順利?我大唐天下無敵,剿滅幾個盜匪而已,需要大動幹戈麼?這不是理所應當的麼? 鄭叔清一愣,完全不懂方重勇想說什麼。

     “要加快進度了,今日把船廠的那些商賈們都叫來,工期加快,多招募人手,一日三輪換不停。

    ” 方重勇急切說道。

     他想起自己這一招裡面有個巨大的漏洞,不知道朝廷有沒有發現。

    随着李隆基表态支持鄭叔清,清關改回原制度暫時是不可能了,但是,不能改制度,并不代表某些人沒有别的辦法挽回損失。

     重置漕船這麼大一塊蛋糕,怎麼能讓夔州這邊的人單獨吃呢? 半個月後,方重勇和鄭叔清忙得累死累活,想盡辦法加快進度,加快船隻更新進度,最後,包括預付款在内,終于湊齊了三十萬貫!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朝廷的新政令到了。

     府城北面蓮花池别院的書房内,鄭叔清氣急敗壞的來回踱步,手裡拿着朝廷的政令文書,幾次想抛擲到地上踩兩腳,最後還是忍住了。

     “欺人太甚!簡直欺人太甚!你說現在要怎麼辦?” 鄭叔清又開始焦躁起來,他這個人一旦焦躁,就喜歡走極端。

    昨天晚上想了一晚上,今天都在腦闊疼,連假扮盜匪劫掠商船的馊主意都動過心思。

     “政令要求我們堅持改制後的清關之策,但是又說夔州地處偏僻,船廠一旦出事,則影響漕運大計。

    讓我們将适合過夔州江關的船型圖紙交付給朝廷,每年實行配額制度,讓江淮的船塢也能造這樣的船,以免惡性競争最後造出的船不堪使用。

     老實說,我覺得這一招還挺合理的。

    ” 方重勇無奈歎了口氣,後知後覺,他終于知道那夥“賊人”,為什麼故意要來白帝城送人頭了。

     朝廷那邊很多大臣也形成了“邏輯閉環”。

     因為夔州船塢差點被襲擊,所以把能夠清關的船隻都丢夔州生産,風險很大。

     因為船隻生産受到威脅,所以蜀地到揚州之間的漕運也受到了威脅。

     因為改變或者擴大生産區域,并不影響清關制度,所以在别處生産同類漕船,也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分散生産就分散了風險,所以朝廷應該給夔州下政令,強制其讓渡部分船隻生産的訂單。

     計劃通!完美! 一切果然如方重勇料想的那樣,隻要是漏洞,就一定會被人鑽空子。

    能拖延這麼久,他估計李隆基肯定在裡面發力了。

    但皇帝的力量也不是無限的,皇帝需要的是有能力,能辦事的狗,而不是需要自己一直維護甚至是保護的狗。

     現在方重勇和鄭叔清二人一隻腳已經上岸,另外一隻腳還在水裡。

     剩下的十萬貫,也就是李隆基額外要求的錢,怎麼弄? 鄭叔清給方重勇看了一下朝廷的所謂“配額”,夔州這邊今年接的訂單早就超标了! 是铤而走險把朝廷的政令當做不存在,還是……另辟蹊徑? 又一座似乎不可逾越的大山擺在了方重勇面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