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買?
類似這樣的東西,李隆基還有很多,他有時候覺得自己像是個抱着金飯碗要飯的乞丐。
因此,夔州江關的那四十萬貫,或許國庫不看在眼裡,但對于李隆基來說,就是他今年和明年的零花錢了!國家怎麼怎麼樣,邊關怎麼怎麼樣,那又如何?
國家富強了,也得讓他這個皇帝感受得到才行啊!邊關打了勝仗,他不一定能直觀感受到,那股新鮮勁過了就沒了,李隆基本人也不可能去邊關巡視。
但是手裡要是有四十萬貫錢,能夠想怎麼花就怎麼花的話,那日子可就滋潤了啊!
李隆基覺得,張九齡與滿朝大臣喊打喊殺的要把鄭叔清給辦了,這不是給他這個皇帝添堵麼?
把鄭叔清辦了,誰來給自己撈錢?
“力士,你以為夔州江關之策如何?”
李隆基不動聲色的暗示道,這是他習慣的套路,讓高力士出來代替自己說話。
事情成了是自己的,敗了是高力士的。
高力士會意,慢條斯理的說道:“時日尚短,難以判斷。
不如等明年上元節後再議。
若是查辦鄭叔清,難免人亡政息,極為不妥。
”
張九齡和李林甫都知道是怎麼回事,高力士本身沒有什麼意見,他的意見就是李隆基的意見!
“既然如此,請聖人下诏書,平息朝野争論。
”
張九齡對着李隆基行禮說道,他其實不太在意這件事,在最近暗流湧動的長安城内,這是一件最不起眼的政務了。
如今風暴漸漸在形成,不知道多久會變成狂風暴雨。
張九齡整日憂心忡忡,完全沒有精力顧得上夔州的“雞毛蒜皮”。
李隆基所寵愛的武惠妃,一直在醞釀廢掉太子李瑛!而李隆基雖然極為寵愛武惠妃之子李琩,但确實暫時沒有廢太子的打算。
武惠妃如此動作,不由得讓人想起了當初那個武媚娘,沒錯,武媚娘正是這位武惠妃的姑奶奶。
太子李瑛也很懼怕武惠妃得手,武氏一貫的優良傳統,不說也罷。
唐代女子幹政層出不窮,從武媚娘開始,後面又有韋氏,太平公主,真是把人神經都搞麻了。
李隆基越是寵愛李琩,就讓李瑛等人越是不滿與懼怕。
張九齡已經聽說了某些宮裡的事情,但他作為力保太子李瑛,勸說李隆基不要廢太子的“支持者”,也不确定李瑛等人到底在謀劃着什麼。
“哥奴,這件事你去辦吧。
給鄭叔清加一個朝議郎的官職。
”
李隆基很是随意的說道。
鄭叔清給自己送來了五萬貫,在他眼裡就是好狗……好官。
既然是好官,那就要賞。
朝議郎正六品上的散官,而夔州是中州,刺史為正四品,給個正六品散官很合适。
“聖人,鄭叔清在夔州破壞朝廷法度,給他加官不妥啊。
”
張九齡站出來的阻止道。
不管夔州的事情也就罷了,怎麼還能給罪魁禍首加官呢?
“朕意已決,無須多言。
若夔州鬧出大亂,朕再治鄭叔清的罪即可。
”
李隆基一擡手,示意張九齡不要多話。
“微臣這便去辦。
”
李林甫躬身行禮退下,張九齡無奈也隻能跟着退去。
待走到宮門前的時候,他氣喘籲籲的追上了健步如飛的李林甫,喘着氣問道:“左相何不出言勸說聖人?”
“我以為鄭叔清之策,有利于國,故而不必出言阻止。
右相何故有此一說?”
李林甫故作驚訝詢問道。
“唉!”
張九齡長歎一聲,拂袖而去!
看着他離去的背影,李林甫眼中寒光閃動。
他又不是沒有黨羽,數量雖然不多,但其實暗中投靠他的人不少。
這一次,他授意那些人,一起對鄭叔清喊打喊殺。
這樣一來,就好像滿朝文武都是張九齡的人!
在李隆基看來,這就像是張九齡在對自己逼宮一樣,他能同意處置鄭叔清才是真見鬼。
但出乎李林甫預料的是,李隆基居然給鄭叔清加散官,這個舉動很是不同尋常。
李林甫一邊朝着平康坊走去,一邊忍受着身邊嬉鬧與喧嚣的雜音。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将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好詩!為我大唐賀!滿飲此杯!”
耳邊傳來狂放文士的祝酒聲,李林甫臉上露出譏诮的表情,卻又一閃而過。
這些人,都還活在夢裡啊!豈不知現在早已不是開元初年的景況了。
李林甫長出了一口氣,他已經察覺到,時代變了。
沒錯,屬于他李林甫的時代,要來了!
……
為了應對可能的偷襲,聽從方重勇的建議,鄭叔清派人在夔州城内散布謠言,說有不法外來商賈勾結水匪山匪,企圖燒毀破壞夔州江關沿岸的造船船塢,甚至不排除打劫富庶的夔州府城!
一時間,城内人心惶惶,卻又群情激奮。
很快,鄭叔清便将城内有頭有臉的大戶代表請入府衙商議大事,沒别的要說,直接承認了有人看不慣夔州本地大撈特撈,想破壞現在安定團結的局面!
該怎麼辦呢。
衆人手足無措之際,鄭叔清搬出與方重勇連夜商議好的對策,簡單概括,就是:用魔法打敗魔法!
每個入府城的外地人,都會被本地人暗中盯梢,一旦有不軌舉動,就會有人到府衙禀告。
鄭叔清将府衙,包括渡口在内,劃分了十二個“嚴控區”;城外的船廠,又劃分成了十個彼此離得比較遠的“巡邏區”,每一家負責一個區。
每一家大戶,負責組織住在周邊的商戶與民戶,盯梢,監視,每日彙報異常情況,有突發狀況則需要立即向府衙彙報。
刺史麾下的司功、司倉、司戶、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參軍,分管一攤,有事情分别彙報,最後彙總到鄭叔清這裡來。
當然了,其實還是方重勇親自操刀,将每日的彙總信息甄别。
他給鄭叔清出的主意,就是發動群衆,組織群衆,讓群衆參與其中。
城内的團結兵不夠用?
那就把整座城的人都變成“團結兵”!
他們不需要千日防賊,隻需要防一到兩個月就夠了。
這個辦法得到了本地大戶的熱烈響應,不斷的造船訂單給他們帶來了不少附帶的利益,現在有人想搞事情,他們絕對不答應。
方重勇原以為自己的辦法可以吓退那些心懷不軌之人,沒想到才實行三天,府城内就有好幾個人通風報信,說有一夥人早上從白帝城出發到夔州府城,晚上又返回白帝城。
每天都是這樣,行迹非常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