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章 慈善=造反?我不管!我就要做慈善!!【第三更,求追讀!】

首頁
    ,說不定就幫着秦章将那些打劫來的财寶銷贓,肚子裡全是人肉,血液裡都是罪孽,我不過是好色,論缺德,如何能比?” 曹醒坦然承認自己好色。

     這就沒什麼好說的。

     所以啊,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杜三娘抿抿嘴,又回到最初的起點:“太祖爺當年曾提出過‘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赈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

    ” 所謂“慈幼”、“養老”、“振窮”、“恤貧”、“寬疾”、“安富”,用現代話來說,就是關愛兒童、老有所養、救濟窮困、撫恤貧苦、優待殘疾、安撫富人。

     概括起來簡單明了。

     根據這六項去做慈善,絕對有數不完的事情要做,有無盡的功德要賺。

     但是—— “你要是不怕死,大可去做。

    ”杜三娘又道:“大梁所有慈善均由官府進行,太祖有訓,不許民間慈善,三朝宰相宋璟曾上書:‘人臣私惠,猶且不可,國家小慈,殊乖善政’,也曾強調此事。

    ” 人臣私惠,猶且不可,國家小慈,殊乖善政。

     意思是國家施行仁政就夠了,根本不需要民間的小恩小惠。

     其實禁止民間慈善就是為了禁止民間有人養望,以行養望之事,圖謀大逆! 因此,若有人真心想做慈善,也行—— “朝廷有局名慈幼,官給錢典雇乳婦,養在局中,如陋巷貧窮之家,或男女幼而失母,或無力撫養,抛棄于街坊,官收歸局養之,月給錢米絹布,使其飽暖,養育成人,聽其自便生理,官無所拘,” 貢士莊、貢士庫、義田為寒門學子赴考提供基本生活所需和旅資,資助貧困學子甚至其後人的生活。

     廣惠倉、常平倉是大梁為“老幼貧乏不能自存者”提供救濟。

     安濟坊,收容無業流浪人員,救濟沒錢治病的民衆。

     慈幼局、居養院收容城鄉鳏寡孤獨疾病殘疾人員。

     漏澤園是助葬之法,安葬貧困無依或無主死者等等。

     …… 生老病死。

     皆有慈善政策。

     民間想要行慈善,大可向這些機構捐贈錢财、物資。

     至于私人—— “搭棚施粥,不許。

    ” “修橋補路,不許。

    ” “救養孤兒,不許!” 統統不允許! …… “真是絕了!” 曹醒笑了。

     朝廷為了杜絕民間養望可謂是面面俱到,這也不許那也不許。

     但是—— “我偏要!” 曹醒可不管。

     朝廷還不讓人當土匪、做反賊呢! 可大梁兩京十三路,可謂烽火連天,各路反賊、土匪層出不窮,平均每年要發生至少兩次轟動全國的暴動,其他小打小鬧類似于浪蕩山土匪打破戚家莊這樣的‘小動作’更是多如牛毛管都管不過來,根本就不算什麼事情。

     “殺人放火受诏安!” 正兒八經的造反都能搖身一變披上官身,曹醒就隻是想做做慈善,還能真派大軍給他剿了不成? 他不管! 他就要做慈善! 至于捐款? 不可能的! 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上輩子都沒捐過,這輩子更不可能。

     那隻會喂養了那些蛀蟲! …… 不過,想做慈善,得有兩個前提—— “一是财力。

    ” 沒錢做個屁的慈善。

     “二是武力。

    ” 官府欺軟怕硬,沒有足夠的武力就去做慈善,随随便便一個造反、謀逆的帽子給你扣上,不死也要脫層皮,慈善事業很難發展。

     是以。

     基于這兩點,曹醒做出如下指示。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