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等緊要關頭離我而去!”
失了玉玦,明靈子再難抵擋雷劫的狂暴攻勢。
劫雷越劈越烈,天地轟鳴震顫,他周身靈盾漸漸崩碎,額頭滲出冷汗。
眼看再不遁走便要形神俱滅,他不得不倉促收起引雷陣法,禦風遁走。
雷雲翻湧數息,似仍不甘心,但終究因失去陣法引導而漸漸散去。
遁至萬裡之外,明靈子方才停下腳步。
他面色蒼白,身形微顫,心頭卻是痛惜不己:“五百年修行,今日竟功虧一篑!
這玉玦若不脫落,我豈會敗北?
下一次雷劫,須再等五百年寒暑,難道仙道竟如此遙不可及?”
此刻,他滿腔悲憤,擡頭望向蒼穹,心中一片冰涼。
待回到天玄宗,明靈子徑首拜見明虛老祖,将此事一一禀報。
他說到玉玦失墜之處,忍不住聲淚俱下,言語間滿是怨氣:“老祖,那玉玦分明是您賜下護我之物,怎會輕易脫落?
徒孫今日慘敗,皆因此玦!”
明虛老祖聽罷,卻大笑道:“癡兒!
天道至公,仙路何其艱險,豈能一物保你無虞?
今日玉玦脫落,乃是你該曆的劫數。
渡劫非靠外物,而在自身。
你若以此為怨,便是心境不穩,難得正果。
”
明靈子滿心愧疚,不敢再多言。
明虛老祖拂須而笑,繼而語重心長道:“你且記住,這玉玦雖失,卻未必全然無用。
它既離你而去,自是天命有歸,有其去處;到那人間裡,也必成一段傳奇。
至于雷劫失敗,此非天棄,而是你修為尚欠火候,心境尚存執念。
下次雷劫再來時,須以更強心力應對,切莫自怨自艾。
”
明靈子聽罷,伏地叩首,深深領悟老祖之意。
自此,他将那一腔悔恨盡數消去,唯以修行在念,閉關五百年,潛心參悟天地之道。
他再不依賴外物護身,而以錘煉心志為修行之本。
日複一日,他将心法與意境融為一體,漸入化境。
五百年後,雷劫再臨。
這一次,明靈子穩坐劫雲之上,身周靈光隐隐,心境如止水,不為劫威所動。
天雷降至,他以己身迎之,雷霆雖猛,竟如泥牛入海,不留痕迹。
他成仙等事,畢竟是後話了,這裡不多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