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如今的白檀身為“白鹭女子學院”的女仆長,無論容貌身姿還是工作能力都受到所有人的認可。
但小時候的她,也不過是一個出身于河岸邊的窮苦漁家小女孩罷了。
那段過往,已經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呢。
白檀的父母都是漁民,日夜捕魚為生,為生計忙碌,自然沒有多少照顧孩子的時間。
再加上他們家庭本不富裕,每天端上餐桌的也都是些賣不出去的河魚。
河魚喜吃泥土,身上的泥腥味跟魚腥味本就格外濃重。
再加上母親烹饪河魚的方法也不過是随意用水煮煮,頂多撒幾片姜,很難說得上精緻。
長期靠這樣的食物過活,顯然給白檀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
要是有一天能不用頓頓吃魚,想吃菜就吃菜,想吃肉就吃肉,那該多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白檀的心中産生了這樣的渴望。
但幸運的是,老天終究待她不薄,白檀的渴望倒是很快就實現了。
因為從小容貌秀麗、勤奮聰慧的關系,年幼的白檀被當時還是“白鹭女子學院”教師的辰琳看上。
随後便被推薦到了女仆部進行培訓,并很快在諸多預備女仆中脫穎而出。
事到如今,年紀輕輕便接過了女仆長職位的白檀,在薪水上的待遇完全不遜色于各大企業高管。
有了充足的票子打底,女仆長自然是想吃什麼就能吃到什麼。
可即便如此,她厭惡魚類,不喜腥氣的習慣卻是保留了下來。
哪怕是之前學院裡那位米其林三星大廚做的法式魚湯,她也絕不會碰哪怕一口。
這樣的一位特殊客人,姜雲做的蒸魚真的能打動她嗎?
這時,廚房裡的那個竹制蒸籠散發着誘人的蒸汽,姜雲則是站在前頭默默數着時間。
蒸籠裡頭正在蒸着的就是今晚的主菜,一條肥美的“七星鲈”。
七星鲈,以背部有類似北鬥七星的星點為名。
這種魚栖息在淡海水交會處,性格兇猛,味道鮮美,肉質細嫩。
新鮮肥嫩的七星鲈拿來清蒸,那更是上品中的上品,可是做起來也格外困難。
畢竟“清蒸”這種烹饪方法會直接的體現出食材的好壞,而且也最考驗廚師的火候控制。
魚這種食材用在清蒸上,就會變得非常嬌貴。
稍不留神蒸的過熟就會将汁水蒸幹,肉質蒸老,吃起來味如嚼蠟。
要是蒸的時間不夠,又容易夾生回腥,鮮香的魚汁蒸不出來,腥味還重的要死。
所以對于專業廚師而言,在不能打開蒸屜以免熱氣流失的情況下如何判斷魚的熟度,這就成了最棘手的地方。
當然,這點完全難不倒姜雲。
以他現在的功力,完全可以在不打開蒸屜的情況下看穿裡頭的成熟度。
差不多了......開始裝盤吧。
在心中默念到了七分二十秒後,姜雲閃電般揮開蒸屜,将裡頭成熟度完美的七星鲈取出。
經過蒸制後,魚身上切痕猶如開花般裂開了三道刀口。
裡頭潔白細膩,猶如大理石般漂亮的魚肉暴露在了空氣當中。
但這還沒完,還有最後的步驟。
隻見姜雲拿起一把專用的小刀在魚身上一拉一甩。
一塊肥美多汁的連背腹肉便被起了出來,飛到了一旁的小盤子上。
這時,留在魚身上的就隻有幾根白色的骨刺。
生魚剔骨,對于專業廚師而言其實并不算太難,畢竟生魚肉足夠堅韌,不太容易弄破。
可是蒸好的熟魚剔骨,剔骨完畢後還能保留完整的形狀,這就困難得多。
将魚肉起出放入盤中,再以土豆泥、西藍花泥和西芹薄片在一旁擺成河岸與植被的造型。
最後以翠綠的蔥油汁和白色的白蒜汁,在魚肉邊上劃出一條猶如江河般的軌迹。
到此為止,這道“江河鲈魚”才算徹底完成。
當這兩個盤子被端到辰琳和白檀面前時,兩位女士都驚呆了。
好......好漂亮!
盤子上鮮嫩的無骨魚肉散發着明媚的光澤。
配合着旁邊由蔬菜和醬汁組成的“江河堤岸”,很容易讓人忘了這居然是一盤食物。
因為看見這猶如在盤中活靈活現地遊着的魚兒時,仿佛看見一幅浪漫的山水畫卷一樣。
醬汁劃成的水流波光粼粼,澄明清澈,一旁金黃的山巒綿延起伏。
造景宏闊,氣勢磅礴,卻又布局有序,透出了綿密幽深的典雅美感。
美,的确很美,則一盤食物,無論是從構圖還是意境上都已經來到了藝術品的級别。
但這道菜看起來是足夠美了,可是味道呢?味道能讓對魚有陰影的白檀滿意嗎?
頓時,一旁的辰琳看向了這位被自己從江河邊上帶到城市裡頭的女仆長。
首先,至少從上桌後的氣味來看,這盤魚是一點兒都不腥的。
因此白檀也嘗試着用筷子夾起一塊魚肉,卻又立即驚訝于這肉的質感有多麼驚人。
夾起魚肉的那一刻,白檀感覺筷上的那像是水晶般晶瑩剔透的肉正在微微抖動。
汁水四溢,鮮嫩非常,看起來不像是肉,簡直像是極其軟滑的果凍。
因為出身的關系,白檀其實吃過很多魚,對魚肉的質地自然非常了解。
但即便如此,如此油潤多汁,像是果凍一樣滑嫩的魚肉她也是第一次見到。
當季的七星鲈魚長得白白胖胖,因為處理得當的關系自不會有半分腥味,隻留下了濃烈的鮮甜。
将那附帶着魚脂和骨髓的魚肉小心翼翼放入口中時。
随着潔白如玉的貝齒輕輕咬下,一刹那間,白檀真的有種險些将舌頭吞下去的感覺。
口中那塊魚肉在輕輕咀嚼時,鮮活的美味伴随着粘稠的啫喱狀膠體,一同猶如火山噴發般噴湧而出。
有詩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