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問題不大。
可在面對這種規模的塌方面前,那點力量,有個毛用!
那就等吧,反正越折騰死的越快。
伸手摸了摸老支書的脈搏,感覺他老人家心率偏快之外,倒也沒啥。
估計老支書暫時不會有什麼生命危險。
閑呆着也是呆着,于是葉小川舉着手電筒,仔細觀察起這座神秘的墓穴。
脂米縣的喪葬習俗有點特别。
像那什麼婚就不說了。
光就挖掘墓穴這一點來說,脂米這一帶的棺材,其實并不像南方那樣,位于土堆的正下方。
按照這邊的習慣,修墳造墓往往是先挖一道豎井。
然後普通人家的話,在2米左右深的地方,會往土堆的正後方掘進,然後就像挖窯洞一樣,整出一個大大的“陰宅”。
條件好一些的人家,豎井不但挖得更深,而且還會用青磚做成拱形,以加強墓穴的承壓能力。
眼前這座墓,顯然不是尋常人家。
人家全是用非常結實的條石修建而成,每一塊石頭上面,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紋。
飛禽走獸,奇花異果,應有盡有。
在墓穴的正中央,墓主人以條石打底,做成了一個小小的石台。
上面兩副棺材早已腐爛。
借助手電筒的光,葉小川看清楚了這是一座合葬墓,裡面并沒什麼陪葬。
無非就是兩個青花瓷枕頭,一支不知道是鍍金的、還是純金的簪子。
幾錠烏漆麻黑的官銀。
還有一塊男性佩戴在腰帶上的玉佩。
隻是玉佩上面沾着不少灰塵,看不清那塊玉石到底成色怎麼樣?
另外在棺材周圍,還零零散散的,散落着一些銅錢。
古墓裡并沒有多少想象中的金銀珠寶。
不過,葉小川也不放在心上。
自個兒有超前的見識,熟知後續的大環境走向,又有神奇的櫃組加持...
葉小川有充分的自信,不用去幻想那些不義之财,就憑借着自身努力,照樣能活的很滋潤。
何況此間主人從墓穴規模、和那兩副棺材的質地來看。
其實他們的身份,也不會太高...估計也就是在古代銀州縣裡面,混了個二把手的縣尉。
甚至是地位不高,但卻傲氣不小的“縣教谕”...相當于縣中學校長、兼教育局副局長的角色。
因為也就他那種酸文人,才會心懷天下,關心一方百姓福祉。
因此在他墓穴入口的條石上,刻上那種對聯,也就不奇怪了。
如今被困在這裡、隻能耐心等待救援的葉小川,沒尋寶的心思。
隻是很好奇的用手電筒,照了一下石台前面的那個小小的供桌。
由于古人信奉“生前身後,享受的東西都是一樣的”這一信念。
所以在這個小小的供桌上,除了放着用來敬香的香爐、寫着姓氏的牌位之外。
另外還放着幾個挺精美的青花瓷果盤。
而在果盤的前方,則擺着一溜擺放整齊的銅錢。
隻可惜由于塌方所帶來的震動,這些銅錢如今已經七零八落,散落的到處都是。
借助着手電筒光葉,葉小川看了一下,牌位上的字已經變得非常模糊,很難考證。
再加上自己又不是考古專家,上面那些年号,即便讓自己看了,也是白看。
除非脫險之後,出去找些專業書籍來對照一下,要不然還真分不清是哪一年。
分不清,又有什麼關系呢?
葉小川對此也沒什麼興趣:即便自己發現了扶蘇公子的墓,又能怎樣?
500塊錢獎金加錦旗...
不對!
500塊獎金還是後面提價之後的金額,在這個時期,弄不好連500塊都沒有。
而且即便是有獎金,也不可能給個人,因為這次挖井是屬于集體行為。
哪怕上面要獎勵,人家也是獎勵給生産隊。
至于個人嘛,估計連毛都撈不到一根...
打着手電筒,葉小川看了一下墓穴裡的環境,覺得并沒有想象中那麼奢華,反而還有點偏簡陋。
于是漸漸的就沒了什麼興趣。
百無聊賴之下。
葉小川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到散落在地上的那些銅錢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