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14章 三十裡鋪我來了

首頁
     而王碩卻沒事。

     對于這種結果,其實是很着複雜的綜合因素。

     首先。

     是這個時代,那些幹部們的思想觀念所決定的。

     都已經遵循好多年了! 各級幹部奉行的是楓橋工作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公社。

     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将影響盡量控制在最小範圍,最好悄無聲息的将它消化掉... 這才是上上之選! 另外一點,王碩是四九城來的知青,說真的,他天然就帶着一身光環。

     王碩這個身份,多多少少也能起一點保護罩的作用。

     ——或許很多人或許不服氣:憑啥?! 可事實...它就是如此! 另外一點。

     王叔碩那一磚頭拍過去,所造成的影響和損失,其實也就隻在“下鄉知青”這個小範圍之内。

     就這點破事兒,是影響到了老區的群衆們的生産、生活了?還是影響上山下鄉的大局了? 沒有。

     要是非得嚴肅處理王碩的話,反而這件事情的惡劣影響,反倒還會擴散出去。

     反而還會對上山下鄉,造成名譽上的不良後果... 所以,所以最後就這樣咯! 給王碩一個“嚴厲警告”的内部處分,以儆效尤。

     其實也不失為一種和稀泥的最頂級的處理手法... “山丹丹那個花開喲!紅豔豔那個鮮!見面面容易喲,拉話話難...” 從脂米縣,趕往三十裡鋪村的路上,柳青青率先亮開嗓子,“哎呦哎呦哎嗨那個喲!” 陝北的中午時分氣溫回升,明晃晃的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坐在騾車上。

     張海麗、馬璐、熊英,冉婷冉苗,加上張維、梁少平,王碩。

     還有葉小川。

     9位青年男女,全是去脂米縣三十裡鋪村,插隊的知青。

     大家的心情很好,興緻很高。

     老柳頭和柳青青他們是去脂米城,不但下了一回“館子”、開了次洋葷。

     而且這次去脂米縣城接知青,由于滞留的時間比較長一些,老柳頭可沒少“公車私用”,因此而賺了好幾塊錢哩! 他心裡,能不高興嗎? 而知青們,則是好不容易結束了一路的颠簸和受罪。

     如今終于抵達目的地,大家夥的心情自然也舒暢了不少。

     受柳青青的歌聲感染,大家夥都扯着嗓子跟着唱。

     “哎嘿呦!” “一個在北來一個在南, 山高路險的實在遠。

     扯不斷的相思湊成了串, 眼睛裡看見了淚蛋蛋。

     白日裡忙碌黑夜裡閑, 腦子裡忍不住胡盤算, 見個面面容易(哎)親口口難...” 女知青馬璐,已經見識到了陝北日頭的毒辣,此時的她也和陝北婆姨女子一樣,扯出圍巾,當頭巾裹在腦袋上。

     别人都在那裡縱情高歌。

     張嘴必雨露、閉口定然指示的馬璐,一時半會兒還不适應這種氛圍。

     啥叫“見個面面容易,還...還親口口”? 往小了講,這叫低級趣味! 要是往大了說,這是什麼性質?咹,這是小資情調!這是封建殘餘!! 咱們身為有理想、有抱負的知識青年,聽從号召前來插隊,接受再教育。

     GM不是請客吃飯! 更不是卿卿我我、兒女情長。

     身為一位知識青年,難道不應該時時刻刻以高标準的要求自己。

     永遠保持一股凜然正氣。

     讓陝北的廣大群衆看到我們這些知識青年身上,那種積極奮發、拼搏向上的精神嗎?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