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的人選問題,成為了宰相們争奪權力的關鍵所在。
看着天幕中那三位仍在争執的宰相,嬴政不禁搖頭歎息。
都已經要火燒眉毛,官員們卻還想着争權奪利。
......
【年僅14歲的小皇帝唐僖宗,眨巴着那雙懵懂的大眼睛,看着面前三個激動的老臣,一時之間難以做出決斷。
】
【思考之後,唐僖宗做出決定,幹脆誰的意見都不聽。
】
【大唐末期的黨派之争,給了黃巢喘息的機會。
】
【于是,黃巢逐漸恢複了元氣,重新集結起潰軍滿血複活,準備開始繼續搞事情。
】
......
“黨派之争,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李世民看着天幕中大唐末期的三大頑疾陷入沉思。
黨派之争,從三位争執的宰相已經可見端倪。
這大唐的基業才剛剛奠定,他就要想大唐末期的問題了。
真是頭痛啊,頭痛!
......
【在黃巢開始搞事前,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黃巢後面的幾場戰役,咱們先來概括一下黃巢的戰略思想。
】
【黃巢能在中小學課本中有一席之地,必然有其不凡之處。
】
【首先就是人家黃巢對自己的認知非常清晰,他知道自己麾下的這支起義隊伍大多是吃不飽飯的流民,在正面戰場上絕非大唐正規軍的對手。
】
【因此,黃巢采取了“避實搗虛”的流寇式作戰方針。
】
【打得過咱就打,打不過咱就跑,哪裡薄弱打哪裡,不糾結戀戰,不據城死守。
】
【工作重點就兩個,一是掠奪财富以充實軍需,二是招募新兵以壯大隊伍。
】
......
此時,朝代末期的一些起義隊伍,尤其是明末的闖王李自成,看着這個作戰戰術不禁眼前一亮。
遇強則避,遇弱則擊。
不戀戰,不守城。
專攻敵軍的薄弱環節。
總之,就是通過搶錢和拉人,不斷增強自身的實力。
學到了!
......
【黃巢恢複元氣後,先是劫掠了蕲州、黃州,接着又侵擾匡城縣、濮州,随後來到了亳州。
】
【在圍困亳州之際,黃巢的老相識尚讓前來投奔,而且給黃巢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
【壞消息是,昔日最大的起義軍首領王仙芝已被唐軍擊敗,腦袋還被砍下來送進了長安城。
】
【好消息是,尚讓召集了王仙芝舊部,他們一緻同意推舉黃巢為新的領袖,繼續領導反唐大業。
】
【撿到這從天而降的“兵力大禮包”,黃巢覺得自己又行了,自稱“沖天大将軍”。
】
......
黃巢都要樂了。
王仙芝戰死,這哪是壞消息。
分明就是好消息!
他當時還改了個年号,“王霸”。
要帶領兄弟們一起稱王稱霸。
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
開始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