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去“去張居正化”最好的方式,當然還是要借用他政敵的力量。
】
【張居正得罪的人太多了!】
【借助這部分人的力量,得到他們的認可,就是鞏固君權最好也是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
】
【于是,在萬曆皇帝的支持下,張居正被清算。
】
......
永樂年間。
朱棣心中湧起一股憤慨之情,和此前在天幕中目睹于謙慘遭斬首時的感受如出一轍。
伴随着這股情緒的還有深深的無力感。
他真的很想狠狠扇萬曆皇帝一個大嘴巴子,教教他怎麼做皇帝!
張居正一去世,萬曆皇帝就迫不及待的開始清算。
朝中大臣們也趁機大肆排擠異己,政治鬥争愈演愈烈。
本來大明可以通過改制走入正軌,此刻卻是一朝被盡毀!
......
【張府被抄家,全家老少婦孺餓死了十七口。
】
【大兒子拒絕抹黑父親,不堪淩辱,在寫下血書後懸梁自盡。
】
【二兒子被發配邊疆。
】
【三兒子投井絕食。
】
【和他有關的所有臣子也紛紛都被辭官和削職。
】
【工于謀國,拙于謀身。
】
【這是海瑞對于張居正的評價。
】
【張居正是真的不懂謀身嗎?】
【顯然,很多時候,謀國和謀身很多時候都不可兼得。
】
此時彈幕彈出。
“明朝亡于萬曆。
”
“張居正怎麼可能不知道自己的下場,但是他仍然義無反顧的做了。
”
“張居正在中學曆史課本上的内容,比明朝皇帝的内容還多。
”
“自身入局,勝天半子。
張先生,盡力了!”
“雍正的,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就是很好的改革。
”
“張居正為大明強行續命了,沒有張居正,大明早就要亡了!”
......
李世民臉上浮現出一抹深深的惋惜。
如此睿智之人,怎麼可能拙于謀身呢?
他聽着天幕介紹明朝中後期的局勢,他都感覺一陣焦灼。
在那樣的背景下,推行改革勢必需要集中權力。
若是要集權,就不可避免的得罪人。
張居正在登上首輔之位前,也曾是官場上的八面玲珑之人。
對于官場上的種種,張居正比誰都懂。
張居正必定知道自己堅持要改制的後果。
但他仍然選擇這樣做了。
李世民歎了一口氣。
可能這就是,雖千萬人吾往矣!
......
張居面無表情,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很久之後,他嘴角才扯出了一絲難看至極的苦笑。
此時,他正在内心問自己。
自己家人的下場如此凄慘,那他還需要堅持改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