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6章 張居正:獨裁,非得是皇帝嗎?

首頁
    措施,制定好了大明的基本框架。

     可以說,他所有的一切做法,目的都是确保皇權的至高無上。

     所以,他真的有些費解。

     為何,後來的皇帝居然對基層失去了掌控權?! 是皇帝昏庸無道、毫無能力? 還是官員一手遮天,欺上瞞下? 又或者是是鄉紳勢力坐大,挑戰皇權? 亦或是百姓心生不滿,不服管教? 這些種種猜測,都讓朱元璋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感覺大明朝已經開始慢慢失控。

     ...... 永樂年間。

     朱棣同樣想到了這些。

     他默默的歎了口氣。

     隻希望張居正有能力将大明拉回正軌吧。

     ...... 【但是,很可惜,隆慶帝顯然沒有做好這個準備。

    】 【他既沒有改制的魄力,也沒有足夠的時間。

    】 【他隻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對張居正的改制進行試點。

    】 【正是這次試點,讓張居正看到了改制的曙光,同時也在心底醞釀起了一個驚人的計劃。

    】 【公元1572年,隆慶皇帝病逝,年僅10歲的神宗繼位。

    】 ...... 永樂年間。

     朱棣的面容略顯緊繃,眼中閃過一抹憂慮。

     “十歲的幼帝?” “小皇帝如何才能處理政事,掌控朝堂?” 朱棣在心中默默念叨。

     “張居正,你可别做出什麼僭越之舉。

    ” “可千萬别讓朕失望!” ...... 【老皇帝已經病逝,新皇帝尚且年幼。

    】 【此時的張居已年近半百,他知道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再等到萬曆皇帝親政的那一天。

    】 【而且萬曆皇帝也不一定會有改制的魄力。

    】 【于是,他趕走了高洪。

    】 【此時,明朝内閣的決策權幾乎完全掌握在他和呂調陽手中。

    】 【呂調陽是張居正的親信,李太後對張居正極為信任,司禮監掌印馮保是他的同盟,而萬曆皇帝又是他的學生。

    】 【改制确實需要獨裁,但不一定非得是皇帝的獨裁。

    】 ...... 永樂年間。

     朱棣腦袋冒出來一個大大的問号。

     什麼叫,改制不一定非得是皇帝的獨裁! 他感到自己有被冒犯到。

     張居正已經成功排除了政敵,又有内閣、太後、太監的同盟,更是皇帝的老師。

     此時的張居正,地位顯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甚至可以說,張居正的地位已經超過了年幼的皇帝! 朱棣不禁生出了一絲冷汗。

     張居正,你可别瞎改革啊! ...... 【于是從這一年開始,手握君權和相權的張居正,就獨自一人開始了他的改革大計。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