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3章 讓人醍醐灌頂的《掄語》

首頁
    此時彈幕彈出。

     “儒家核心格鬥術是“仁”,是一種徒手就能将人一分為二的技術。

    ” “仁,遇上弱小的對手,徒手将其一分為二。

     義,對付稍強的對手,夫子手持雙刀應戰。

     禮,面對更強的對手,需持長兵謹慎對待。

     智,對付戰場的敵軍,拉弓箭架戰車出戰。

     信,在高處遇到對手,從牆頭将人扔下去。

    ” “孔武有力:孔子武力很高,遇事會用力量來擺平。

    ” “孔子身高九尺六寸,化成現在的單位,就是2米左右。

    所以,他其實是春秋武道第一人吧。

    ” “你猜為什麼有混混找孔子,他說幾句話而已,混混就會心服口服。

    ” ...... 曹操看到天幕之後,比劃了一下自己的身高。

     片刻之後,已是傻眼。

     九尺六寸,那是多高啊? 曹操擡頭看向半空。

     感覺自己僅僅到孔子的胸口。

     他沒有一些武将高就算了,竟然還沒有文人高! 雖然他不在意自己的身高,但是這樣一比,好像還是有一點點打擊人。

     ...... 孔子的弟子們看到天幕中的這些信息,紛紛呆愣在原地。

     自己的老師在後世竟然是這種形象,實屬太颠覆認知。

     他們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的老師,顫抖發問: “夫子......是這樣的嗎?” 孔子捋了捋自己的胡須,笑得一臉高深莫測。

     “在亂世之中,有點傍身的本領毫不為怪。

    ” 孔子環顧四周,看向他的弟子。

     “記住了,這也是你們必須要學習的一課。

    ” ...... 各朝武将被“仁、義、禮、智、信”的解釋整懵了。

     如果是這般解釋,他們何必與在朝堂上與文官争論。

     一起用拳頭達成一緻不就行了! 或者他們也去學一學儒家思想,到時候再用武力說服文官。

     反正文官學習的儒家思想就是這樣教的! 一時間,各朝武将紛紛求購《論語》。

     而各朝文人也被天幕中孔子的形象和後人的評論看懵了。

     孔子的形象......竟然是這樣的嗎? 不是聖人形象嗎?怎麼變成了武夫形象? 不過片刻之後,衆人感覺這個描述好像也說的通。

     孔子身處亂世周遊列國,若他僅是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年邁老者,那在這動蕩不安的時代中,恐怕連自保都成問題。

     如果是孔子果真是孔武有力,尋常毛賊根本近不了身。

     更何況,孔子本身就滿腹經綸,智慧過人,弟子衆多,深受世人尊敬。

     這樣的他,自然能夠在列國之間遊刃有餘。

     對于那些願意聆聽孔子道理的人,他自然是耐心講解;而對于那些不願聽聞的人,孔子就以德服人。

     總之一句,孔子總歸是能成功講學的。

     各朝古人被這個觀點說服之後,就有點期待接下來的内容了。

     ...... 【而在衆多網友的奇葩腦洞下,《論語》也被譯為《掄語》,即孔子給道上定的規矩。

    】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 【你父母還在,你怎麼跑都跑不掉,跑了也必然有辦法抓你回來。

    】 ...... 永樂年間。

     朱棣嘴角一抽。

     好家夥,這不是守株待兔嗎? 後人這麼解釋也還挺有意思的。

     他感覺自己思路一下被打開了! ...... 【子曰,君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