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0章 朕從不以語言文字罪人!

首頁
    子裡始終懷揣着一份不信任。

    】 【當他們尚有利用價值時,或許會加官進爵,給予百般恩寵;但一旦發現他們不再盡忠職守,皇帝便會毫不留情地将其鏟除,絕不手軟。

    】 ...... 乾隆看着天幕一臉不屑。

     他興文字獄,所禁之書五花八門,重點則在于政治肅清,在于消除那些反清言論。

     “茫茫禹迹今如此,愦愦天公莫怨他”,正是錢謙益的詩。

     四庫館臣将錢謙益著作列在禁書之首,就是出于他的旨意。

     錢謙益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人物。

    年輕時是個浪子,中年是個政客,晚年則是主動投清。

     順治年間,錢謙益涉嫌黃毓祺反清一案,被株連囚禁。

     後來錢謙益上書争辯,随即被放還。

     此事過後,錢謙益覺得清廷從未看重于他,記恨于心,開始聯絡反清勢力。

     錢謙益此人,有才無品,一生反反複複沒有立場。

     實屬德行有虧,所作所為均不齒于人。

     錢謙益已經身死骨朽,他都沒有追究,但是他所著的《初學集》、《有學集》,荒誕悖謬,悖理犯義,豈能流傳于世? 他銷毀錢謙益的書籍及其刻闆,要求民間上交關于錢謙益的藏書,難道不應該嗎? ...... 【在中層士人群體中,竟有叛逆分子暗中編纂前朝史書,公然直呼本朝皇帝的姓名,将本朝的興盛貶稱為“茲患”,對前朝的覆滅流露出無盡的惋惜之情。

    】 【此種行徑,無疑是對皇權的公然挑釁,百分之百的逆賊無疑。

    】 【在下層知識分子中,有些人則熱衷于撰寫歌功頌德的文章,希望借此獲取官位和财富。

    】 【然而對底層來說,這種寫作行為充滿了風險。

    】 【天威難測,皇帝官員的情緒難以捉摸,一旦他們心情不佳,便可能招緻“妄議國事”這種罪名。

    】 【更多的時候,底層人由于缺乏渠道了解封建統治者的忌諱,在書寫中往往無意間觸犯忌諱,從而激怒皇帝。

    】 【例如,某些皇帝通過弑兄殺妻的方式鞏固權力,若世人在文章中歌頌其兄友弟恭、夫妻和睦,在當世皇帝看來,這不是陰陽怪氣是什麼。

    】 【以雍正皇帝為例,他登基後社會上流傳着關于他弑父篡兄的流言,雍正怎麼辟謠都沒用,于是這就成了他的忌諱。

    】 【童生範世傑在文章中卻哪壺不開提哪壺,結果當然也可以想到,不僅未能頌功,反而被抓捕并受到嚴懲。

    】 【更為荒謬的是,有些教輔書籍在教導科舉考生如何避諱皇帝姓名時,竟不慎在書中寫下了應避諱的皇帝姓名,因此也成為文字獄的受害者。

    】 【這種滑天下之大稽的案件,在這個時期屢見不鮮,比比皆是。

    】 【總的來說,在這場政治清算中,固然不乏那些心懷惡意的寫書者,但不幸被卷入文字漩渦的,更多的還是那些忠而見疑,信而被謗,義而被陷的倒黴蛋。

    】 【接下來就是處理這些倒黴蛋的時候了。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