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6章 兵家常規操作,何挂之有?

首頁
    劉徹一臉認同。

     不錯,他為打匈奴掏空國庫也在所不惜。

     大漢和匈奴之間積怨已久。

     匈奴以騎兵為主,擅長遊擊戰和掠奪。

     在大漢初期,北方的匈奴實力就已經非常強大。

    他們骁勇善戰,頻頻侵擾大漢邊境,成為大漢長期的威脅和痛點。

     漢高祖劉邦曾率軍三十二萬,信誓旦旦地想要蕩平匈奴。

     然而大漢多是步兵,匈奴幾乎都是騎兵。

     大漢的步兵一旦與匈奴的騎兵交戰。

     戰勝後匈奴撤退,漢軍就沒有辦法追擊。

     而漢軍一旦戰敗,則基本無法逃脫騎兵的追殺。

     騎兵要射殺步兵,就像打活靶子一樣。

     可想而知這一戰的結果。

     高祖劉邦被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之後,用計重賂匈奴阏氏,才得以脫險生還。

     當然高祖劉邦北伐匈奴失敗不僅僅是因為兵種的問題,還有着一些内部矛盾和經濟困難等原因。

     後來高祖為了休生養息,采用和親政策,每年送給匈奴大批的物資。

     漢高祖劉邦去世之後,嚣張的匈奴單于還給呂後寫信:你是寡婦,我是鳏夫,你嫁給我吧。

     呂後看到信後勃然大怒。

     然而大漢缺少馬匹,缺少騎兵。

     呂後隻能選擇忍氣吞聲。

    繼續給匈奴送财物,與匈奴和親。

     後來大漢的的皇帝雖然對匈奴的問題都十分重視,但是由于大漢實力不足,隻能繼續通過和親、納貢等方式安撫匈奴。

     可以說,在他上位之前,大漢對匈奴都是以防禦和和親為主的卑微姿态,不敢和匈奴對線。

     近年來匈奴斷絕了與漢朝的和親,更加頻繁的入侵漢朝邊塞,邊境百姓苦不堪言。

     而前不久匈奴更是南下劫掠大漢邊境,殺大漢子民數千人! 有大臣提議恢複與匈奴和親,來換取漢朝的穩定。

     然而劉徹認為隻有通過戰争才能徹底消除匈奴的威脅。

     他組建騎兵,不斷的加強軍事力量,就是為了将匈奴消滅殆盡。

     而且擊敗了匈奴,就可以消除北方邊境的威脅,同時還能為南下統一其他地區創造條件。

     最終,實現一統天下,建立霸業。

     而且,大漢的幾代皇帝都勵精圖治,勤于政事。

     在他即位之後,大漢經過七十餘年的休養生息,已經經濟繁榮,國庫充足。

     他也能組建起數萬的騎兵規模。

     現在,就是攻打匈奴的最佳時期。

     他又有衛青、霍去病這樣名垂青史的武将! 此時不打,更待何時! 掏空國庫又如何! 匈奴這個心腹大患一日不死,他寝食難安! 劉徹逐漸捏緊了拳頭,心思開始活絡起來。

     霍去病十七歲才開始嶄露頭角。

     他還有十多年時間可以攢銀錢,發展經濟。

     他要給霍去病配上頂級的士兵戰馬! 他要未來的霍去病給匈奴更加緻命的一擊! 他回想起天幕播放的諸多内容。

     馬蹄鐵要安排起來。

     工業也可以率先發展起來。

     還要編纂穿越者神書。

     等等。

     劉徹已經在心中列出了十年規劃。

     ...... 李世民感歎着: “漢武帝時期的精銳騎兵果然名不虛傳。

    ” “霍去病和衛青更是将騎兵的作戰威力發揮到了極緻!” “當然,他們的勝利也離不開文景之治的财富積累和馬政的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