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北京烤鴨看着怎麼這麼像爹愛吃的金陵片皮烤鴨?”
“不枉朕當時遷都将烤鴨技術帶來北平。
”
朱棣有些得意的看向堂下。
卻發現朱高熾一副看呆了的樣子。
朱高熾最是好美食,兩三百斤的體重可不是白長的。
“兒啊,快擦擦你的口水。
”
朱棣看着朱高熾身上的肥肉就來氣。
【而且真到了極端情況下,我們還有一個殺手锏。
】
【就是袁隆平袁老的雜交水稻。
】
【大家都知道,袁老是讓全國人民都吃得飽的大功臣。
】
【但你不知道的是,現在基本上吃不到袁老的雜交水稻。
】
【因為它追求的是産量,而不是口感。
】
【截止到今天,雜交水稻在華夏的種植面積隻占全國耕地面積的8.5%。
】
【所以它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在華夏,而是在非洲和其他一些缺糧的國家。
】
【國家強大,并不是你我浪費糧食的借口和理由。
】
【出了華夏你會發現餓殍遍地,水深火熱那是常态。
】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我們在盡力支援各個國家。
】
【畢竟哪有什麼歲月靜好,而是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
“華夏不缺糧,但是不代表人民可以浪費。
”
“華夏用7%的土地面積,養活22%的人口。
這句話真的不是吹!”
“這地球上至少一半人得感謝袁老喂飯吃。
”
“大國風範,鐵肩擔重任!”
“當我們華夏變強大之後,造福的就是全人類!”
“隻有華夏才是真心幫助世界的!”
“愛和平,有格局,有擔當!這就是華夏!”
“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做華夏人。
”
......
秦始皇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
産量如此高的雜交水稻竟然不是華夏自己吃的,而是用來援助。
一句“大國風範”仿佛一道無形的力量瞬間擊中他的靈魂。
國家強大,百姓信服。
這不就是他畢生所追求的嗎!
淳于越和幾個儒家大臣眼睛一點點的瞪大,聲音略帶一絲顫抖。
“天下大同!”
“這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天下大同!”
秦始皇雖重法抑儒,但是對儒家思想也是有所涉獵。
聽到淳于越的呼喊,他恍然大悟。
人人吃的飽,沒有差異,沒有戰争。
這可不就是天下大同。
後世華夏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辛亥革命到後世這一百多年,到底發生了何事,得以讓華夏脫胎換骨?
他不禁非常好奇。
......
朱棣表情複雜。
永樂年間大明四夷賓服,萬朝來賀。
已然是世界一流強國。
但是扪心自問,如果有周邊小國前來求助要錢要糧。
他估計是不會同意的。
畢竟人都是自私的。
大明也尚且缺糧,他不會看着大明百姓餓死而拿糧給别的國家。
更何況尚且不知别的國家是否會包藏禍心。
就像那倭國,多次派遣唐使學習大唐文化,轉頭又在清朝侵華。
這就是典型的農夫與蛇的故事。
他不願做那農夫!
他要斬蛇于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