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章 提前開啟的大航海時代

首頁
    崇祯年間。

     朱由檢此時熱淚盈眶。

     原來這些高産糧食早已傳入大明。

     “快快派人去福建尋找陳振生後人!” “我大明有救了!” 他現在沒有銀錢安排出海,暫且先不去尋找玉米、土豆了。

     有了紅薯,一樣也可解決眼前之危。

     大明末期天災人禍不斷。

     他在位期間雖然始終保持着勤政,卻總感覺無計可施。

     他先前看到自己的下場——上吊煤山,頓感無力回天。

     一度放棄努力。

     現在他對大明朝的延續充滿了希望。

     ...... 秦始皇早已被糧食産量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農神在後世研究雜交水稻十幾年才讓其增産。

     大秦的種植技術,研究環境比兩千年之後落後了太多。

     他明白想要在大秦研究雜交水稻想必是極其困難的。

     因此他才另辟蹊徑,在民間廣開言路,尋找提高産量之法。

     現在天幕說海外有現成的高産作物,這如何不令他激動! 如果大秦找到高産作物,百姓就不會再節衣縮食。

     大秦還能養活更多的士兵,大秦的疆域就能再度擴張! 想到這裡,他内心一片火熱。

     他捋了捋思路,隻有這紅薯尋找起來最有性價比。

     畢竟已經點明是在呂宋了。

     随即開口道: “諸位可知這呂宋在何地?” 堂下官員面面相觑。

     “回禀陛下,臣等不知。

    ” 李斯略加思索: “陳振龍乃閩越人士,呂宋或許在閩越附近。

    ” 秦始皇颔首。

     “有理!” “徐福。

    ” “東渡滅倭一事暫且還需籌備。

    ” “你先帶人從閩越出發,尋找周邊小島,一定要将番薯帶回來!” 李斯插嘴道: “陛下,天幕還提到番薯是呂宋從美洲引進。

    ” “也許當下在呂宋并未出現。

    ” 秦始皇掠起寬大的衣袍,不甚在意。

     “明朝乃我大秦千年之後,也許番薯此時也未出現。

    ” “不管如何,我們都要試一試!” “得之,我大秦錦上添花!” “不得,我亦無怨。

    ” 秦始皇眯起了雙眼,目光如同刀般銳利地盯着徐福: “先尋呂宋,再尋美洲。

    ” “你知道逃跑的後果!” 徐福感覺今天收到了太多驚吓,已然雙腿發軟。

     顫顫巍巍磕頭道: “臣領旨!” “臣定不辱使命!” ...... 李世民和朝政官員們均是一臉激動。

     這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

     有了紅薯,大旱問題豈不是迎刃而解。

     “陛下,臣懇請出兵攻打呂宋,帶回番薯!“ 程咬金熱血沸騰,恨不得立馬出征。

     秦瓊豪邁道: “知節,你忘了遣唐使三日後到達嗎?” “李靖也需組建水師。

    ” “這出征之人非我莫屬!哈哈哈......” 魏征看着吵吵鬧鬧的武将,鼻孔“哼”的一聲。

     “一群莽夫。

    ” “現在都不知道有沒有番薯呢。

    ” “咱們可以讓呂宋提前變成大唐的附屬國。

    ” “世世代代給大唐種番薯!” 李世民内心一片火熱。

     “即使現在沒有,未來也會有。

    ” “我大唐提前派兵去打點一下!” “日後索要上貢不是更加方便!” 海外這些高産糧食都是對大唐極為有利的。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