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的功臣,這是何等的人文關懷。
”
“一個偉大的成功一定是有衆志成城的團結力量,也一定有一位魅力十足的領主。
那些謀士,武将也絕非傻瓜,要跟随一個暴君。
由此推斷,祖龍是個恩威并施一代明主。
”
......
嬴政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大。
“千古一帝”、“一代明主”。
後人這話他才愛聽嘛。
此時的百官才敢開口。
“恭賀陛下,千古一帝實至名歸。
”
在百官的吹捧中,下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沉浸式穿越:唐詩,是怎麼保存下來的?】
......
各朝古人看到這個标題感覺有些莫名其妙。
如何保存?
不就是記錄下來傳世嗎?
還會如何保存?
不過,他們也知道後人不會無的放矢。
于是,他們繼續看向天幕。
......
【你知道現存的唐詩有多少首嗎?】
【将近5萬首。
】
【聽上就很多。
】
【但要知道,乾隆皇帝一生能寫4萬多首詩,宋朝的陸遊也寫了近萬首詩。
】
......
各朝古人一陣愕然。
唐朝兩三百年,所有詩人存下來的詩,竟然還比不過兩個人的總和?
又或者說,乾隆一人的詩作,數量直逼所有的唐詩?
各朝古人不禁回想了乾隆所做的《飛雪》,感到一陣好笑。
“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
這首《飛雪》,他們實在是印象深刻。
......
【大部分的唐詩已淹沒在曆史的長河中,我們永遠看不到了。
】
【而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現在讀到的很多唐詩也就不存在。
】
天幕中的畫面一陣閃動,旁白随之消散。
接着是後人穿越到十八世紀的清朝。
清朝的曹雪芹,一邊捋着胡子,一邊搖頭歎息:
“實在可惜啊!”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
“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
”
“但如果把這兩個字換了,竟然找不到如此貼切的描述!”
後人面露不解,問道:
“那你可惜什麼呢?”
曹雪芹将這兩句詩寫下後,放下手中的筆,感慨道:
“你知道王維僅開元盛世就寫過成百上千首詩,最後十不存一。
”
“這其中又有多少“大漠孤煙直”這樣的句子,我們都看不到了。
”
......
王維臉上一臉怅然。
“十不存一嗎?”
“這是為何?”
詩詞,又不是每每改朝換代之時,都會燒掉一批的前朝史書。
為何失傳如此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