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88章 射程一大了,要考慮的就多了

首頁
    ,而是用于導彈姿态控制和采集,所以不算貴。

    全套的慣導,在這個時候可就貴了去了。

     所以隻能在彈體上下功夫,盡量用簡單的物理手段實現穩定,盡量減小飛行中的累積誤差。

     “折疊翼?”風雷廠的同志有些犯難。

     無他,定向管和火箭彈之間的配合是很緊密的,這個折疊翼不好布置。

     由于火箭彈的結構,也不能把折疊翼切入到彈體尾部,那會影響到火箭發動機的安裝。

     高振東想了想,在黑闆上畫了個圖。

     “你們可以考慮這種方式。

    ” 三片弧形尾翼,與彈體外周弧度一緻,平時是折疊緊貼着抱在彈體的,發射後展開。

     風雷廠的同志一看,诶,這東西可以,看起來簡單,挺靈巧的。

     高振東給他們提了個醒:“這是最簡單、對彈體影響最小的折疊方式,但是并不是最好的折疊方式,射程再大一些,是很容易掉彈的。

    ” 有缺陷,但不是不能用,必須在一定的範圍内使用,畢竟這種方式簡單,對彈體結構影響小,尾翼面積大,穩定作用好。

     這後半句話,讓長風廠的同志心先涼了。

     自從知道130都能打到40公裡之後,他們就對180的射程有了更高的期望,前面初步算了算,感覺50~60的硬射程沒問題,打不打得準另說。

     一聽這種方式打遠了就可能掉彈,那還能不急? “高總工,這是為什麼?” 高振東笑道:“這和彈體結構、自旋、穩定什麼的都沒關系,涉及到空氣動力學問題。

    圓形的旋轉物體,在空氣中飛行的時候會産生馬格努斯效應,會對彈體産生一個與旋轉方向垂直的側向力。

    ” 這個事情,高振東知道他們是完全不知道的,從理論到實踐都是如此,與其等他們發現問題走了彎路才來解決,不如一開始就把這個問題掐死。

     馬格努斯效應發現已經很多年了,可以随便說,不用編造來曆。

     對了,這個馬格努斯不是WH40K裡那個把重要消息綁在核彈上發給自己老爹直接炸開他爹屁股底下那個糞坑的馬格努斯,忠誠!!!!!! 長風廠的同志看着高振東畫的圖,以及解釋,一開始覺得學會了學會了,後來發現不對。

     “可是彈體是基本均勻的,其受到的側向力也是整體均勻的,也就是說彈體是整體偏移的,隻要充分考慮這個問題,對精度可能有一定影響,但是不至于掉彈吧?” 嗯,不愧是搞研究的同志,吸收很快,發現問題的思路也有,不過事情不是那麼簡單。

     “嗯,你說得對,但是弧形折疊翼,問題就出在這個弧形上了,這東西展開旋轉後,空氣動力學看來,有點近似一個圓柱……” 長風廠的同志看看高振東在圖上加的一個圓,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在尾翼這一小段,其近似圓比彈體要大得多,受到的馬格努斯效應與彈體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最終會偏轉彈體,導緻掉彈或者大尺度的失準。

    ” 高振東點點頭:“對了,就是這個問題,所以25公裡的彈,可以考慮采用這個結構,畢竟它是真的簡單方便,再大的,就不建議了,40的都不太建議。

    ” “那40或以上的用什麼?” 高振東畫了個圖。

     “用平直折疊翼,這樣折疊,雖然對彈體形狀影響略大一些,但是考慮到這裡是火箭發動機的喉縮部分,其實總體影響是不大的。

    綜合來看,這個比弧形折疊翼要強。

    ” 陸裝局的同志覺得高振東說得太詳細了,不如直接用這個平直折疊翼,弧形折疊翼就不用說了。

     長風廠、風雷廠卻不這麼想,每一種可能,及其優缺點,都是他們想了解的,不同的方案,這裡用不了,那裡還能用啊。

     就好像渦輪發動機,用在遠程彈上是不合适,但是用在10公裡射程上,卻是再合适不過了。

     沒有垃圾的技術,隻有垃圾的設計。

     技術好和成果好之間完全不劃等号,關于這個事情,小鬼子就很有發言權,他們是怎麼拿着一堆有源相控陣的先進技術整出一坨探測距離37公裡的史,很多人都沒想明白。

     “那如果尾翼穩定足夠強,是不是可以放棄旋轉穩定?畢竟旋轉穩定帶來的馬格努斯效應,即使不使用弧形折疊翼,也有可能導緻彈體的偏離,增大誤差。

    ” 高振東搖搖頭:“不能,因為火箭彈要求便宜,而微小的旋轉,對于火箭彈是在便宜的前提下,最好的精度提升手段之一。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