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大家對于這位“神秘人”的想法之大膽感到有些驚訝的時候,高振東整了個大活兒。
“其實我建議是,如果要搞遠彈,不要搞什麼8500的遠程了,8500不上不下的,對于我們的主要目标威懾力不足,覆蓋不絕對,就是絕對不覆蓋!”
我艹,我們聽見了什麼?
這位同志的武德是不是充沛過頭了?
防工委領導接過話來:“顧問同志,我們現在的看法是,隻要保證對他們一定範圍的覆蓋和打擊,就足夠威懾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
高振東聽見這話就笑了,他一開始也這麼以為,不過上輩子他看多了之後,發現不是這麼回事。
“我認為不能用我們對群衆的态度來生搬硬套他們對于他們民衆的态度,必要的時候,小半個國家的普通人對于他們來說隻是一個真正的數字,隻要他們的上層階層能躲掉,那剩下的那部分放棄起來可以毫不猶豫。
我覺得,他們始終是嗜血的,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
”
嘶~~~~~~
高振東這番話,在會場引起了一陣騷動。
如果說我們的同志秉承着數千年的文化和傳承,以己度人,認為對手無論如何都是有道德底線的話,那高振東這番話,就向他們展示了另外一種可能——敵人也許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
這是一種全新的視角和感受,在場不少人一下子震撼得說不出話來,尤其是搞技術的同志,他們從來沒有想過,事情居然有可能是這樣的。
防工委領導連忙抛開了這些,将話題回到技術上來。
“顧問同志,你的傾向是,要搞遠程導彈,就先搞11500的?”
“對,至少保證覆蓋對方全境,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我們隻有10枚20枚導彈能處于戰備值班中,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畢竟8500他們的某些階層隻要躲在東半部就好,或者說他們能夠保住至少一半。
但是11500意味着除非出國,躲在哪裡都沒用,同時我們有能力摧毀他們的整個社會的根基。
這種情況下,他們考慮事情就會理性很多。
很多時候,決定他們思維的原因,不是他們知道錯了,而是知道要死了。
”
這番話讓會場上的同志們再次震驚,這位同志是真的……
張師兄幾人這才感受到,别看高振東和自己一樣都是搞技術的,但是他和自己幾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手上是真的有敵人的血!
“但是兩者之間的技術難度,也不可同日而語吧?顧問同志。
”
“不,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兩者的技術難度是一樣的,呵呵呵。
”
高振東在電話裡的幾聲輕笑,讓在場的同志都反應過來,都笑了。
反正都沒有,而且兩者之間從技術上來說,沒有本質的差别。
“從射程上來說,能堆到8500,其實離11500也沒多大距離了,大不了搞得笨重一點嘛,再不行就兩級變三級,好不好先不說,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
從精度上來說,11500打不準的話,其實8500也好不到哪裡去。
”
在場的都是對彈道導彈技術較為理解,甚至國内最精深的一批,知道高振東這話,一點問題都沒有。
兩者在技術層次上,其實是屬于同一個層次的。
“謝謝顧問同志,你的意見和建議,我們會充分考慮。
”防工委領導結束了通話。
後來發生了什麼,高振東就不清楚了,他裝完逼就跑了,不跑也不行,總不能在那兒蹲着等吧。
更細節的地方,倒不是高振東沒法答,對于他來說,隻要你敢問,我現搜都得想辦法給你答上來。
問題是,這邊不方便問啊,那就沒辦法了。
高振東離開之後,使用方代表想了半天,提了個建議:“同志們,要不,我們按4500搞,但是按3500驗?”
這種非常規的搞法,把大家都搞驚呆了。
這種搞法放到别的地方、别的年代,實際上就和搞3500公裡沒啥區别,做事情的人,隻對驗收指标負責。
你驗3500公裡,基本上一切肯定都是奔着3500去搞,因為這樣一來,很多指标,包括研發成本都會大大下降,實現起來容易,各方都方便交代。
但是這個事情,放到這個時候,就有了一點實現的可能了。
隻能說,年代比較特殊吧。
防工委這邊,和搞導彈的同志商量了一下,覺得可以。
最終的會議備忘錄是這麼寫的。
“……新型中程導彈射程以4500公裡為宜,最低不得低于3500公裡……”
至于近程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