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60章 最後一塊闆

首頁
    會用到圖片的顯示的軟件,可能會很多,做成一個模塊,方便他們調用。

    你們也别以為算法已經被研究過了,你們的工作就簡單了,實際上你們要完成的,是在計算機上進行圖像顯示的一整套體系,比如,最基礎的——顔色的表示。

    ” 高振東說這個話,一是提醒他們不要掉以輕心,二是替他們說說話,别看他們算法部分隻是完善,但是工作難度和工作量其實不小。

     高振東的話,讓有些“輕敵”的同志們心裡一驚,自己還是淺薄了,不能大意啊。

     “我們會注意的,高教授。

    ” 安排好這個事情,計算機的媒體展示能力方面基本上暫時就到頭了,高振東不準備做更多,太過奢侈。

     實際上直到80年代,“多媒體”在電腦上都是個奢侈品,90年代我們的電腦廣告,依然會将多媒體作為賣點,那個年頭,連聲卡都是單獨的一張擴展卡。

     有了文字,有了圖片,基本上對于科研、辦公等工作來說就基本足夠了,實在想聽聲音,MIDI湊合下得了,這東西本質上就是個樂譜文件,直接合成頻率的,計算機還勉強處理得過來。

     對于這場評審會,參會各方都很滿意。

     搞壓縮軟件的同志得到了新課題,高振東補齊了電腦基本能力的最後一塊闆,而其他同志,則是看到了計算機的一種新可能,各取所需了屬于是。

     —— 西南腹地的崇山峻嶺之中,某重要鐵路的施工路線上,成千上萬的鐵道部隊戰士,正分散在各個工地上,熱火朝天的建設着這條道路。

     現場非常艱苦,雖然糧食是不怎麼缺了,但是陡峭的山崖,幽深的峽谷,茂密的樹林,橫飛的蟲豸……這一切還是給戰士們帶來了無盡的麻煩。

     但是戰士們并不怎麼在乎這些,他們依然熱情飽滿的奮力勞作,揮灑着汗水乃至鮮血,一條長長的線路在各個工地上向兩頭蜿蜒伸展,逐一合攏。

     某處工地上,指揮員正愁眉不展的看着眼前的山崖。

     “營長,這裡必須把施工機械送上去,否則光靠戰士們在上面零敲碎打,打到猴年馬月也完不成任務。

    ” “嗯,每天爬上去就得花一個小時,下來又是半個小時,戰士們不抱怨一錘一鑿的辛苦,隻是擔心進度實在太慢,而且汛期還沒過,一旦下雨,施工難度會急劇加大,施工條件會急劇惡化。

    這個地方汛期‘天無三日晴’,可真不是鬧着玩兒的。

    ” 營長聽了幾位連長,還有地方上的同志的話,眉頭緊鎖,想了想:“能不能每天不下來,我們帶頭,吃在上面吃!住在上面住!争取利用一切時間,盡快完成任務?” 地方上的同志心疼的搖了搖頭:“營長同志,不行的,上面石頭很尖利,一時間能住的地方不多,容易積水,那樣搞的話,你們多半是逃不過風濕病,對你們的身體損害太大了。

    這個事情,我們有經驗,不能這麼搞。

    ” 如果專門去開辟住的地方,反而更耽誤工期。

     一位連長也搖搖頭:“這個是一回事,主要是那樣依然很難保證完成任務,這裡的石灰岩雖然沒有花崗岩硬,但是靠人力依然很慢。

    而且在上面休息也不合适,休息的時候是沒有防備能力的,這路段在工程完工、護坡成形之前,上方的落石情況非常嚴重,人就算清醒的都很危險,更别說徹底睡覺了。

    ” 另一位連長提建議:“那我們用土工結合爆破,應該能加快進度。

    ” 這個建議被營長否決了:“不行,怕不小心炸塌了,會完全破壞路基條件,一旦路基條件被破壞,就必須改道,這一段是最優選擇,改道的損失會非常大!” 商議半天,還是得想辦法把機械送上去。

     看着這台最新生産的挖掘機,聽說是十一機部拿到新材料之後才研究出來的,很好用,但是再好用,也得到達作業面才行,連作業面都上不去,别的都白扯。

     可這談何容易,要不然他們也不用在這裡開諸葛亮會了。

     施工機械重達6~7噸,整體吊上去是沒辦法的,已經不知道斷了多少木吊架,彎了多少鋼制梁,上不去就是上不去,還差點傷着人。

     其實幾噸重的挖掘機,在日後最多算個小老弟,但是在這年頭,就是不折不扣的大型施工機械。

     而拆開也不現實,施工機械有大量的液壓結構,這裡的條件不支持,而且分解隻能不完全分解,能不能吊上去依然是未知數。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