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1章 要跑得快,打得遠

首頁
    前者仿制對向還沒交接完成,後者更是雲裡霧裡,條件不具備。

     不過這位同志一開口說起自己的來意,高振東就想起來了。

     “高總工,這次來得有些冒昧,事情是這樣的,前幾次在進行裝備論證的時候,您的對空軍戰術戰法的很多發言,對我有極大啟發。

    會議之後,我也拿了一些業餘時間,對您提及的那些内容做了一些深入研究,也有了一點心得。

    雖然不太成熟,但是還是想請您給看看,指導指導。

    ” 說完,他拿出來一疊紙張。

    看來他的工作也很忙,那個會議召開的時間,已經有半年往上,這才倒騰出點兒東西來。

     不過這也說明了這位同志的認真,要是會後一個星期就拿東西來,高振東反而會覺得可能有羅布快了不洗泥的可能。

     高振東接過來一看,關于空戰的理論。

     從内容上看,有一些能量機動的影子了。

     雖然花旗佬的能量機動并不是什麼金科玉律,但是在未來幾十年的戰鬥機作戰中,的确是一種很有指導意義、适用範圍比較廣的空戰理論。

     這位同志能夠光聽自己在會議上的隻言片語,就把這東西搗鼓出個雛形來,的确不簡單。

     高振東粗看了一遍目錄,翻着浏覽了幾頁,決定這事兒可以好好摻合摻合。

     這位同志的實戰經驗是豐富的,空戰技術也是沒問題的,不過科學技術方面的東西略微弱一些。

     文章裡收集列舉分析了大量的空戰戰術,但是沒有一條理論的線,把它們貫穿到一起,同時定性分析居多,定量分析基本上沒有。

     高振東合上材料,很認真的道:“同志,這份東西,你要我一下子提出什麼意見或者建議,我是提不出來的,我需要好好的消化消化才行。

    這樣,你看能不能把材料放在我這裡,我好好看一看,總結歸納一下我的想法,然後我們再一起好好交流交流?” 空軍這位同志聞言,沒有一點覺得高振東在推脫的想法,反而覺得高總工這是做事認真,是在非常重視的對待自己的文章。

     這種文章,高振東作為空軍的外行,要說一下子就能提出意見來,可能反而要覺得是在敷衍了。

     就要很慎重的需要時間消化之後,才能提出建議意見的,才是真的重視。

     空軍的同志也不急:“嗯,這次來得冒昧,已經非常打擾您的時間了,這個事情不急,我把材料放在您這裡,您慢慢看。

    ” 高振東有多忙,不用說别的,光他自己了解的,在自己領域裡的一些工作,就已經工作量很大了。

     兩人随意的就他文章裡的一些比較淺顯或者清晰的内容做了一些交流,相談甚歡。

     等到高振東把這位同志送出去,轉身拿起這份材料,仔細閱讀起來。

     —— 防工委,某會議室裡,與前幾天演習相關的人員,濟濟一堂。

     各方面的人都來了,除了演習雙方,還有陸軍的領導,以及陸裝局的同志。

     這個事情,實際上主要在操持的,就是陸裝局和防工委,他們兩家,一家負責提要求,一家負責做裝備。

     炮位偵校雷達的研制單位也在場,滿臉的喜色。

    雖然最後和藍方指揮所一起被一鍋端了,但那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整個過程,證明了每次的炮擊,這個雷達都發揮了預想中的作用,而且還測得挺準。

     還有一個單位,搞重炮的!這場演習,打人的和挨打的都是重炮,老慘了,他們是肯定得來的。

     作為炮位偵校雷達的首倡者,高振東自然在列,可以說這個會沒有他,就不太好往下開的樣子。

     凡是認識他的人,都和他熱情的打招呼,他提出來的這個新裝備,可算是把炮兵作戰的方式和戰術,掀了個底兒朝天。

     會議開始,照例是先介紹過程,不過其他的過程就沒有多說了,和主題無關,今天的主題,就是反炮兵雷達。

     一張張幻燈片,把整個炮擊、反炮擊的過程以及時間關系講得清清楚楚,作為親自參演的一部分,研究雷達的同志也做了很多重要補充,有些技術細節要他們才清楚。

     說實話,由于幾次炮擊和反擊之間,銜接得非常緊湊,甚至是交叉發生的,如果不是有多方印證,這時間還真不太好對得上。

     這一通介紹,讓沒參加演習的同志聽得大呼過瘾,全程你來我往,時間争分奪秒,緊張刺激。

     大家在介紹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一絲高技術作戰與傳統作戰樣式的不同。

     最後,雷達所的同志總結道:“此次演習,充分證明了炮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