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東西都齊備,但是調試還是要花時間,高振東拿着手上這個能真正稱之為“主闆”的東西,再次投入了調試。
兩種電路闆,一大一小,小的那片,是插在大的那片的插槽,而RAM芯片就是插在小的那片上面。
這種“内存條”雖然簡陋,但還是很好的保證了内存容量的彈性,甚至都不能說它醜,對于高振東來說,這種内存條充滿了“曆史的厚重感”和原始的美感。
打開直流穩壓電源,高振東拿起萬用表,一個檢測點一個檢測點的量了起來。
沒插片子時的電氣參數,已經由電子實驗室的同志測試過,現在插上片子的數據,就得高振東自己來了。
“沒人比我更懂主闆和CPU!
——特靠譜.高。
”
——
1274廠,夜班時分,九車間廢品區。
九車間是負責民品集成電路的。
一名穿着1274的淺藍色工作服的人,慢慢的向廢品堆放區走去。
這些廢品,是在集成電路各個工藝環節的廢件和邊角料,基本上囊括了從晶圓到封裝完成各個環節所有的工藝成果,廢品也是品嘛。
這些東西在短暫的集中于此之後,會被分揀,送到不同的廢品處理工序,根據特性不同,進行各種處理,盡可能多的回收其上的材料。
這些工作,就不在生産區域了,所以這些廢品都在無塵區為主的生産區域之外集中堆放。
這人剛靠近廢品堆放區,就被人叫住了。
“同志,你是哪個車間的?”
這人臉上堆上了笑容:“同志你好,我是矽二車間的,過來找我鄰居,他媽讓我給他帶個話。
”
矽二車間?做晶體三極管的。
能說出矽二車間而不是說“三極管車間”的,肯定是廠裡人。
夜班有家裡人帶話,這種事情再常見不過了。
叫住他的同志也沒多想,順手指了指車間門口的小房間:“找人去那裡登記一下,比較容易找。
裡面無塵區你也進不去,不在傳達室登記,很難找到人的。
”
集成電路工藝有相當一部分是無塵區域,非生産工人,連門都進不去,更别說找人了。
這裡是民品生産線,來來往往的人很多,1274廠保密的主要是工藝試制車間和給高振東做産品的那個車間。
這兩個車間,一個是生産設備和生産工藝的秘密都在那兒,一個是最神秘的産品都在那兒,是被嚴防死守的。
飛隻蒼蠅進去搓搓小手手,都得被抓起來驗驗爪子上的便便是啥成分!
至于民品線,就沒必要這麼緊張,這裡的東西甚至有生産了出口的,所以管理的重點,就在安全生産上面了,這個安全生産,包括設備、材料的安全和人員的安全。
被叫住的這人一邊連連應是,一邊轉頭往門邊走去。
走到門邊,他一邊向小房間裡的同志打聽着什麼,一邊用餘光觀察着廢品區。
看起來是為了表示打擾對方的歉意,他還給門口小房間裡的同志散了根煙,不過沒被允許點燃。
夾着沒點燃的煙說了一會兒,他看見剛才叫住自己的同志已經離開了,才向和自己說話的同志道了謝,重新往車間裡走去。
周圍的同志看見他重新走過去,也不以為意,應該是要找的人不在無塵區域,傳達室的同志幹脆指明地方讓他自己去找。
路過廢品堆放區的時候,這人左右看看,見四下無人注意,他快速的在堆放區摸了一把,抓了一些不知道什麼揣到自己懷裡,然後繼續往前走去。
他真的是來找人的,至少真的能找到他說的那個鄰居。
他沒注意到的是,車間的高處,有幾個小房子挂在幾個角落的主柱上,通過這幾個小房子,能看到車間裡絕大部分地方。
從外面看去,小房子的窗子黑乎乎的,看不出來裡面有沒有人。
但是很明顯,裡面是有人的。
其中一個小房子裡,看着他往前走的身影,一位同志放下了手裡的望遠鏡。
沒有攝像頭,那我們弄個人肉攝像頭就是,也不是不能用。
“他真的在廢品區下手了,抓不抓?”這位同志轉頭看向旁邊的另外一位同志
再是民品區,也不至于什麼都不管,必要的控制還是有的,隻是外松内緊而已。
另外一位想了想:“抓!把氣氛搞緊張點兒,也能給那兩個車間打打掩護。
”
“會不會打草驚蛇?”
“無非就是那麼回事兒,誰心裡沒點兒數了,反正處理是不太好處理的,幹脆把他們伸出來的手斬斷就行,積累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