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知道這是實情,沒有糾結在這個事情上,而是說起了自己對新雷達的想法。
“我的想法,是雷達體制、結構、天線、放大器件全改,都和RP-1完全不同。
”
這步子之大,别說劉總了,就連防工委的總工都愣住了,怎麼看,都像是要扯着淡的樣子啊。
“振東同志,步子是不是有點大?”
高振東搖搖頭:“不大不行,我們已經落後太多了,不過把握還是有一些的,比如後端信号處理,現在不就大大提升了嘛。
”
防工委領導的想法,要考慮的就比較多了:“既然如此,那RP-1的仿制就更不能停了,要考慮到新型雷達不成功的可能性。
劉工,這樣,RP-1的仿制,你們繼續進行,這個雷達雖然差,但是好在它比較差,相對來說技術難度也低一些。
”
為了确保飛機能有雷達用,哪怕是明知道RP-1已經非常落後了,但還是不能停下來。
說完轉過頭,對高振東道:“攻-5多用途型雷達的研制,我們再組織一批人手,既然是全新的,那就不等RP-1的經驗了,直接開始搞。
”
原本是想等團隊成熟的,但是高振東的步子之大,使得這個節奏失去了意義,幹脆另起爐竈,看樣子這個新雷達要花的時間應該不少,幹脆早一點搞起來。
劉總對于防工委的安排,感到很遺憾,高振東這個新雷達風險一看就很大,但是同樣也能猜到,風險大意味着收益就高,搞起來帶勁。
他想了想,提了個建議:“領導,總工,要不這樣,我回去,把RP-1的仿制工作交給副總師,我到這個新雷達的項目上來。
經驗好歹是經驗,多少是有一些用的,也能最大程度的支持到高總工這邊。
”
對于他的想法,高振東倒是真的舉雙手雙腳贊成,劉總已經是現在國内最頂級的戰鬥機雷達專家了,有他支持,事情應該會更好辦一些。
畢竟經驗雖然不同,但是他掌握的理論知識卻是不會變的。
“領導,我覺得劉總這個想法不錯!”
領導沉吟了一下,點頭答應:“嗯,這倒是的确可以,這樣兩邊都能保得住。
”
仿制畢竟是有實物的,而且老毛子的雷達技術含量也不高,仿制難度有,但是不太大,如果把劉總拴死在這個出生即落後的事情上,的确是有些浪費了。
劉總非常高興,可算是不用再面對RP-1那破玩意了,新雷達即使搞不出來,新技術也是能學到的。
和高振東一起開了不少會了,他很清楚,高振東既然敢邁這麼大的步子,那就意味着他心裡是有數的。
“那兩位領導、高總工,我這就回去安排交接工作,并且組織人手,盡快去找高總工,把新雷達的事情給推起來。
”
見此結果,高振東也不急着和他交流新雷達技術上的事情了,等他全身心投進來之後再說也來得及。
劉總走後,走進會議室的,是搞通信的同志,他們就一個想法。
“高總,今天您這個數字乘法器,除了能夠幫助我們提高無線電台的性能之外,也給了我們很多思路上的啟發,所以有個不情之請,想請高總工幫幫忙。
”
“同志您太客氣了,說說吧,什麼事情。
”
“我想請您給我們做一個硬件加密裝置。
”
說完,他說起了事情的來由,他們也在做數字電台,其中就涉及到加密的問題。
他們手上已經有了高振東的1200波特率的調制解調器,可以用于數據的傳輸,傳輸過程中的數據加密算法選用的還是高振東的東西
——國密-1(GM-1)對稱加密算法。
對于這個來說,由于是非實時的,而且波特率很低,一秒鐘100多個字,DJS-60D的速度還勉強能湊合用。
但是語音加密就讓他們犯了難,時域、頻域加密也能用,但是他們心裡有數,這種模拟加密方式簡單可靠,但是現有技術條件下解密相對要簡單一些,面對技術能力很強的敵人的時候,不見得有用。
所以他們将主意打到了語音數字化,然後進行數據加密上頭。
想法是很好的,對于數據進行加密的話,就有了無限可能。
但是現實有些殘酷,第一關語音數字化就讓他們犯了難,好在今天托防工委總工的福,單周期硬件乘法器的出現,讓他們看到了語音數字化的曙光。
但即使數字化搞成了,怎麼實時加密又成了大麻煩,語音通話可不像數據通信,是不能久等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