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的轟炸機,卻沒有彈艙,這性質可比炸-5去掉彈艙要敏感多了。
畢竟炸-5去彈艙,是以改攻擊機的名義進行的,可是圖-16仿制型号,那還是不折不扣的轟炸機。
高振東想了想,也沒有隐瞞自己的想法:“對于轟炸機這種相對低速的飛機來說,内置改外挂沒有那麼敏感,燃油的增加相對外挂的阻力,還是燃油增加的好處多一些。
”
“所以本來我的确是有這個想法的,而且日後可能出現的彈藥,圖-16的那個小彈艙的确是不頂什麼事兒。
至于為什麼沒提出來,主要是和主流不太符合,有些太超前了怕你們接受不了。
”
嘿,你還知道你激進啊?
空軍的領導皺皺眉頭:“振東同志,你這就不對了嘛,對于好的東西,隻要理由充分,論證科學,那對于正确的改進,我們還是能接受的。
”
高振東一臉謙虛:“對對對,領導批評得對,這是我的問題,那就把這個東西也加進去吧。
”
空軍領導對于高振東的“知錯就改”,一臉的滿意:“嗯,這還差不多,老X啊,進行下一步工作的時候,這個事情可别忘了,一定要幫我們論證論證。
”
他心裡其實門兒清,當載彈量達到及格線之後,某些時候航程比載彈量更重要。
防工委領導,一邊笑着點頭,一邊用詭異的眼光看着空軍的人,你們主動跳坑跳得還特麼挺利索。
空軍領導一臉的滿意,轉過頭看向高振東。
“振東同志啊,我記得幾天前剛開始開會的時候,你說過你的建議是抛開輔助機種沒說,隻說主戰機種的,看來你對輔助機種也有想法?”
領導就是領導,超級敏銳!
但是這些輔助機種其實挺難搞的,我們缺改裝基礎型号。
而且這些基礎型号,連老毛子自己都缺。
但是既然人家都提起了,那自己也可以提前說一說。
“各位首長,領導,這方面的确是想過一些,但是我們的基礎有些薄,短時間有困難,所以隻提出過一種最急需的預警機。
”
本來是怕貪多嚼不爛,一下子攤子鋪大了,影響主要目标的推動,但是現在看來主要目标比較樂觀,空軍又主動要求,那就不妨提一提,算是提前埋個種子。
“果然還打了埋伏,振東同志,這可要不得啊。
快說快說。
”
現在空軍這邊,對于高振東的所有想法,都是有興趣的。
“我覺得如果體系配齊的話,至少還需要幾種飛機,後面我說的輔助機種,越靠前的,就是我個人認為越急迫的。
”
小夥子果然想法還很多。
“空中加油機,為其他飛機提供空中加油的,可以大大延展我們的力量投送範圍。
這個是最需要的,有了這個,能一定程度上解決戰機腿短問題,難度大,最大的地方在于沒有合适的改裝機型,大型以上的運輸機才有可能,小了意義不大。
”
手上有的、可能得到的飛機全部加起來,連6爺改裝的炸油-6都隻能說是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其他就更别說了。
所有的同志都被高振東這個有些“異想天開”的想法給驚呆了,這東西,能實現?
世界上第一次空中加油其實實現挺早的,1923年,花旗佬幹的,還是雙翼機時代,流程極為誇張。
上面一架飛機把油管扔下來,下面的飛機小心避開螺旋槳用手接住。
不過随着飛機速度的上升,大部分戰鬥機的螺旋槳在機頭上,這個雜耍般的方式明顯不具備實用性,加之當時作戰需求不是很迫切,逐漸沉寂。
“空中加油?這怎麼加?”
“難以想象。
”
“有點兒異想天開了吧?”
但是空軍不太一樣。
空中加油?這個想法極為大膽,但是卻讓空軍的同志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我們的确是不需要太多的長航程作戰,可是這也就意味着那少數的,就是非常必須的。
原本對此毫無辦法,但是高振東這個建議,卻讓他們看到了解決問題的希望。
别管能不能實現,至少比束手無策強。
防工委和空軍這邊都極為滿意,果然,好好擠一擠,高振東同志這裡還是能擠出好東西來的。
“嗯,加油機……明白了。
還有呢?”
“電子偵察機,這個和電偵船一樣,偵察敵人的電磁裝備情況,同時兼顧電子戰的作用。
”
說實話,在大家電子技術都不是很先進的此時,這個飛機不是最急迫的,但是在日後長遠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
以此時的條件,高振東也不能像前世看到的從高新一号到高新XX号那麼誇張,建議出一大堆的特種飛機來,隻能撿最重要的,而且還是提多功能合一的建議。
最重要的是要讓大家有對這方面的認識,至于這些功能合在一架飛機還是分開幾架飛機,這問題不大,有需要的時候自然會根據條件進行拆分組合。
“電戰類,嗯,有點兒意思。
”海空軍近幾次作戰,都是得了電子設備的甜頭,自然知道有矛就有盾,這東西現在可能說不清楚,但是長遠來看,一定是重要力量。
“海上巡邏機,提供海上巡邏、反潛能力。
如果可以的話,這個飛機最好是個水上起降的,能在沒有機場的島礁也能遂行作戰任務。
”
海上巡邏、反潛?還要上島礁?
防工委和空軍的同志深深的看了一眼高振東,你不是陸軍出身麼?看來這手伸挺長啊,嗯,我們喜歡。
“嗯,不錯不錯,有意思、有想法,還有麼?”
高振東搖搖頭:“如果以十年為期的話,這些就差不多了,再多恐怕我們也支撐不起,這些是基礎,未來可以有更多的改進和變化的。
”
看起來激進,卻不好高骛遠,立足現有條件,務實可行,空軍看高振東是怎麼看怎麼喜歡。
嗯,覺得激進也是你們,覺得務實還是你們。
防工委和空軍的領導彼此看看,覺得差不多了,規劃性質的東西,到這個地步可以說是成果極為豐碩。
防工委領導道:“嗯,這個會,到這裡也差不多可以了,會上的相關意向和決議,随後我們會一一盡快落實。
”
東西太多了,這個盡快其實也快不起來,好在最急切的幾樣,倒是有基礎的。
“嗯,振東同志,後面會麻煩到你的時候還很多,你就盡量呆在京城,在這兒先謝謝你了。
”空軍的同志笑道。
高振東一邊應是,一邊心裡笑着,這地兒你趕我也不走啊。
對這場耗時多天,裝備史稱“613會議”的打擊U-2作戰經驗總結研讨會,大緻是這麼描述的。
“這場起源于打擊U-2的會議,在會議的後幾天走向了對未來十年空軍裝備體系的大讨論,空軍主戰裝備‘一攻一炸三級戰鬥’、輔助裝備‘預油電海’的體系在這場讨論中初見雛形。
而其成果的影響範圍,遠遠不止十年,甚至是撐起了未來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