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響起的是S-75的雷達信号,那才是真的吓死人,飛機嘛,安啦安啦。
方少校有自己的判斷,邏輯清晰,條理分明,隻是有些東西,他不知道啊。
戰-6不是米格-19,哪怕這架用的不是最好的LYP-6,但實用升限和發動機功率都要大一些。
而我們的飛行員采用的戰法,也不是他預想中四平八穩用導彈往上夠的戰法。
雖然安心,但是為了穩妥起見,方少校還是操縱着飛機,向上爬升。
這就是擎雲01要在躍升過程中才打開雷達的原因,敵人非常警覺和狡猾,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逃向更高的空中,那樣就徹底夠不着了。
那個高度雖然U-2呆不久,但是用來逃命卻是足夠了。
隻能壓縮他們逃跑的時間,相對戰-6那200米每秒左右的爬升率,U-2的爬升率就顯得不夠用了,隻要時間夠短,它爬不了多高!
它雖然爬得高,但是它爬得慢啊!這就是機會。
此時的擎雲01裡,飛行員并不知道敵人在爬高,戰-6的雷達極為簡陋,隻能大緻判斷目标的高度是比自己高還是低,隻要比自己高的,在它看來都一樣。
而我們的飛行員此時也不關心敵人是否爬高,總之就是這一錘子買賣了。
有了前幾次的經驗,這次發起攻擊的位置很好,根據指揮中心通報的敵機高度,以及雷達上面敵機的大緻距離判斷,自己正在接近雷電-1那僅有的理論發射窗口。
擎雲01的飛行員緊緊的盯着雷達顯示屏和紅外空空彈的鎖定指示燈,還有自己的高度表。
快了,快了!
再高一點,再高一點!
“20400”
飛機早就離開了實用升限,甚至已經超過了最大升限。
實用升限還能略微爬高,最大升限就是理論上能平飛的最大高度。
但是擎雲01是把自己抛出去的,它的高度能比最大升限更高,隻是後果也會嚴重一些。
“20800”
再高一點!再高一點!
擎雲01的飛行員同志緊盯着幾個最重要的儀表,已經顧不上别的了。
要是直接撞能把敵機撞下來,他也會毫不猶豫的撞上去!
此時的紅外空空導彈鎖定指示燈早已亮起,導彈并不知道自己需要打很高的目标,它可能飛不到,它隻知道根據方向和距離,還有紅外信号的強度,自己已經鎖定住那個目标了。
但是飛行員知道,還差那麼一點點。
或者說他也不知道還差多少,隻知道自己要創造概率最大的那個機會!
沒有自動化火控系統,哪怕有了好的導彈,但一切還是這麼原始和麻煩,稍微複雜一點的任務,都要靠飛行員判斷。
此時的U-2裡,已經開始緩慢爬升的飛機讓方少校心裡有些安定,退一萬步說,24500就算你們能夠得到,27000米你們總拿我沒辦法吧?
這個高度,可是連S-75都稱之為極限的高度。
在它後下方的擎雲01裡,飛行員覺得應該到極限了,發動機和飛機都發出了異常的聲音。
發動機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氧氣,而飛機是因為空中稀薄的空氣,升力和壓強低過了設計條件。
“21000”
看了一眼高度表,擎雲01的飛行員覺得時機到了,而且,再不發射也不行了,他按下了導彈發射鈕。
擎雲01機翼下火光一閃,雷電-1脫離機翼,電射而出,向着斜上方勉力爬升。
導彈離體的一瞬間,擎雲01機身一陣劇烈抖動,向下掉去。
在後下方的擎雲02眼裡,擎雲01一分為二,向上的那一點,帶着火光,直撲隐約可見的敵機。
導彈飛行看起來不是太快,2.5馬赫的速度,在空中顯得慢騰騰的,其實是距離遠造成的視覺誤差。
擎雲02牢記着01交代給自己的任務,緊盯着導彈的飛行。
近了!
近了!
然後看不見了,導彈的發動機燃料已經燃燒殆盡,在這個距離上,那枚小小的導彈已經看不見了。
擎雲02焦急的緊盯着上方的敵機,10秒之内沒有變化,那就沒有打中。
時間過得很慢,終于,在敵機身上,炸開了一團火光。
“打中了!”
擎雲02隻來得及在電台裡這麼歡呼了一句,就一頭紮下去,他要去尋找擎雲01的蹤迹,看看自己的戰友情況怎麼樣。
當感受到飛機機體因爆炸帶來的劇烈抖動時,方少校釋然了,完全放松下來。
該來的還是來了,還是沒跑掉,沒想到這個高度也能被打下來。
活着就好,至少自己還有機會跳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