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14章 回頭搞個新的

首頁
    “而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卻能依托飛機本身這個平台,提供更遠的搜索探測距離,以及更遠的制導距離,當然,它對載機本身是有一定要求的,這個事情我們暫時略過,隻讨論雷達制導空空導彈自身可能獲得的能力。

    ” 高振東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現在、乃至可以預見的一定時間之内,我們能夠獲得的戰鬥機都是機頭進氣,這讓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先天不足。

     但現在,所有人都沒意識到這個問題,不過他們聽了高振東對于雷達空空彈的判斷,卻是覺得有道理。

     “嗯,10公裡内交給紅外彈,10公裡外交給雷達彈,這個劃分很明确,好像是可以帶來不少的好處。

    ” “對對對,這樣一來,雷達彈就可以不考慮格鬥的事情,放棄一些這方面的需求,把有限的彈體資源都放到10公裡外的事情上去。

    ” “那10公裡外到底有什麼事情需要做?” “呃……聽高總說,聽高總說,我還沒想透。

    ” 在等大家讨論過一段之後,高振東才開口:“在我的想法裡,雷達空空彈主要是發揮機載雷達的探測距離優勢,從中遠距離上對敵人發動打擊。

    對于低機動目标,起到攔截作用,對于高機動目标,至少起到幹擾其飛行姿态、破壞其接戰狀态的作用。

    ” 在一開始雷達彈的性能還比較一般的時候,BVR作戰就是這麼的,雷達空空彈的性能并不能保證足夠大的不可逃逸區,但是戰術意義還是有的。

     在高振東看來,以當前的技術環境,哪怕是搞出雷達空空彈來,也不可能達到二十一世紀的那種程度,所以當前雷達中距離空空彈的戰術目标,還是不能指望一擊斃命,應該将其納入到整個空中作戰的體系裡面來。

     “因此雷達空空彈重要的是看得遠、飛得遠,對于機動性沒有紅外格鬥彈那麼高,格鬥彈的高機動性設計,可以基本抛掉,用于射程的提升。

    ” 這一番話,讓大家有了一些思考的空間,将雷達彈的任務定位轉變一下,不貪大求全,而是隻完成最重要的那個任務,這的确能讓雷達空空彈的研制更加順暢。

     很多時候,做事情最忌諱的就是貪心,特别是在做應用研究的時候,什麼都要,往往什麼都搞不好。

     空軍的同志對于高振東的說法,理解相當的快,他們畢竟就是搞這個的。

     “高總,你的意思是從中遠距離開始,就用雷達空空彈為近距離格鬥創造條件?中遠距離的打擊主要是破壞其狀态,至于能不能擊落,屬于是有棗沒棗打一杆子?” 這種不求擊落的提法,初聞之時,感覺非常逆天,哪兒有空空導彈不把擊落敵機作為主要訴求的? 高振東點點頭:“對,要保證在中遠距離能大概率擊落敵機、尤其是戰鬥機這種高機動目标,代價非常大,技術要求很高,所以不妨退一步,隻保證大概率擊落轟炸機、運輸機、偵察機一類機動性不那麼好的就行。

    ” 這話其實說得挺讨打的,就前面剛斃掉的K-5,是既打不遠、也打不掉,實際上高振東這個“退一步”的要求,對于K-5來說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你這是退一步?你這明明是上前好多步! 但是高振東明确提出,将中遠程空空彈對高機動目标的打擊要求降為騷擾,這的确是戰術要求的降級。

     裝備的戰術要求和實際性能,實際上是不搭界的,原因很簡單,要求高,但是做不出來,也就隻好湊合用。

     參會的同志細想之下,覺得高振東這個思路條理非常的清晰,做不到的,幹脆就抛棄掉,明确降低要求,這樣在設計中就不用為了那些達不到的目标去花心思、付代價,不會影響到主要目标的實現。

     防工委領導笑道:“退一步海闊天空,嗯,有道理,振東,思路很清晰啊。

    ” 空軍的同志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但是有一個問題,敵機做大過載機動可以擺脫中距離空空彈,在那之後,它是能很快恢複自己的接戰姿态的。

    ” 高振東笑着搖搖頭:“不一定,至少高度就很難短時間恢複。

    ” 空軍的同志眼睛一亮,陷入了思考,其他同志卻是一頭霧水,高度嘛,不是飛上去就行麼,而且在空中做大過載機動和高度有什麼關系? 見其他人一臉不解,高振東解釋道:“就算是戰鬥機,也是靠運動獲得的升力來保證高度的,隻要它的推重比不超過1,那麼任何飛機做大過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